【改革先鋒國企人?】企業“軍轉民”實踐的創新者倪潤峰
【改革先鋒國企人?】企業“軍轉民”實踐的創新者倪潤峰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9-01-08
編者按 四十年春風化雨,九萬里風鵬正舉。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表彰了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杰出貢獻的100位“改革先鋒”,其中至少有18位來自國有企業,習近平等領導同志為獲改革先鋒稱號人員頒獎。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改革開放再出發信心和決心,12月18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聯合國資報告雜志、國資小新推出“改革先鋒國企人”系列報道,以這次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為榜樣,匯聚推進改革開放的磅礴力量,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新時代新起點上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今日推出第十六篇《企業“軍轉民”實踐的創新者倪潤峰》。
企業“軍轉民”實踐的創新者倪潤峰
1985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時,倪潤峰開始執掌長虹。借著這股東風,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砍斷各種藩籬桎梏,劈開了一條繁花似錦的發展之路。他在任的二十年間,長虹累計銷售收入近1000億元、利稅152億元,產銷彩電4500多萬臺、空調150萬臺、雷達423部……
時勢造英雄,英雄借時勢。輝煌的數據背后,是倪潤峰敏銳的洞察力、果斷的決策力和超強的執行力。市場經濟風云詭譎,他洞析變幻、搶占先機,讓國有企業快速接軌市場,開創了中國電視產業市場先河。
外資品牌大肆涌入中國,倪潤峰帶領長虹秉持“產業報國、以民族昌盛為己任”的理念,自主開發大屏幕彩電機芯,并以非凡的魄力和膽識,抗擊洋品牌,讓中國老百姓提前十年看上大彩電,使長虹彩電家喻戶曉,一舉成為“中國彩電大王”。
產業轉型跨入“第一軍團”
在中國的彩電行業中,倪潤峰是一位繞不開的人物。他順應時代潮流,勇于嘗試與探索,帶領長虹在改革發展道路上一次次打破陳規,逾越“雷池”,成為國企改革發展的一員“闖將”,率先成功探索出企業“軍轉民”道路,將長虹從一個普通軍工企業打造成價值百億級的中國彩電大王,為中國彩電業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礎。
1985年,倪潤峰走馬上任成為國營長虹機器廠新廠長,作為當時電子工業部屬企業中最年輕的廠長和改革開放伊始第一批廠長負責制中的一員,倪潤峰一上任自身定位就顯得與眾不同。“廠長就是給職工找活干的,給企業找效益的。”這是他當時大會小會上的口頭禪。在“個人官帽仕途”與“企業發展前途”之間,在“循規蹈矩”與“創新突破”之間,倪潤峰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家經濟尚屬困難時期,軍工企業普遍面臨生產任務不飽滿、資金缺乏的困境,長虹也不例外。“既要保持軍品研究生產的技術優勢和服務部隊戰斗力提升,又要解決生產力過剩和企業長遠發展問題,唯有改革這一條出路。”倪潤峰告訴記者。
在國家“保軍轉民、以民養軍”戰略方針指引下,倪潤峰帶領長虹以電視產品作為轉型突破口,科學地把軍工技術、工藝、檢測及質量控制手段移植到研發生產上,在“試制電視機”“自制電視生產線”的基礎上,并搶在國家相關政策“關門”前夜,成功引進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彩電生產線。憑借軍工品質保證體系優勢,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長虹完成了從單一的軍品生產到軍民品融合的產業轉型,由此從國內同行業中名不見經傳的“小兄弟”跨入了“第一軍團”。
中國家電品牌“雄起”的奮斗者
1988年,中央放開價格管制,取消物價雙軌制。此時,之前對耐用消費品市場流通環節嚴格管制的文件余威尚存,但倪潤峰卻敏銳地意識到了突圍之路。他順風而行,在其他國內彩電廠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率先出手。第二年,為抑制市場過熱的搶購風,國家針對彩電行業的調控政策出臺,每臺彩電征收600元特別消費稅和特許專營。原本火熱的彩電市場一下子降溫陷入疲軟,倪潤峰在當年斷然做出決定:在全國范圍降價,每臺讓利350元,同時保證國家的稅收一分不減。
消息傳出,國內同行一片嘩然。他們紛紛向國家有關部門告狀,稱長虹嚴重違反國家物價政策,強烈要求上級主管部門給予嚴厲制裁,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倪潤峰卻不為所動,反倒親臨市場一線督戰,要求銷售部門加快執行。不久之后,國家出臺了關于取消彩電特別消費稅和特許專營,原來忙著奔走告狀的同行廠家這才如夢初醒。
倪潤峰的格局和謀略,使得在他領導時期,長虹抓住了彩電行業每一次發展機遇。在國內證券市場起步階段,倪潤峰就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1994年3月11日,“四川長虹”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優秀的業績激發資本市場助力長虹實力大增,次年就登上了中國電子百強榜首。
隨著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發力,各個行業的本土品牌都面臨空前的沖擊,其中彩電企業經歷了最艱難的苦戰時刻。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國高端大屏幕電視市場一直是外資品牌所壟斷。在倪潤峰的帶領下,憑借長虹在軍工技術、工藝質量的優勢能力,自主開發出比肩國外電視技術的電視機芯,推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紅太陽一族”高品質彩電,通過市場運營機制推動中國大屏幕彩電的規模化普及。1995年,倪潤峰在國內家電行業率先提出企業使命是“以產業報國、民族昌盛為己任”。倪潤峰振臂高呼“振興民族工業”,其余國產品牌彩電也紛紛改弦更張,舉起民族品牌大旗。
經過長時間的謀劃,長虹于1996年3月26日宣布:旗下彩電降價8%至18%。長虹的這股降價風潮頓時在全國彩電市場上掀起風暴,其他國產彩電品牌隨風跟進,沉寂多時的消費被徹底激活。長虹的市場占有率從年初的22%猛增到年底的35%,超過所有國際品牌。到1996年底,在全國彩電市場上,長虹等國產品牌已經占到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倪潤峰也由此被媒體公認是中國家電業在改革開放浪潮中,首舉大旗率眾擊敗洋品牌,扛鼎中國民族產業崛起和領導中國家電品牌“雄起”的奮斗者。(內容來源:長虹集團、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李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