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6-03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蒙華鐵路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大橋下,兩兩結對的白天鵝點水飄飛,為平靜的湖面劃出圈圈柔軟的波紋,開始了一天的嬉水時光。
這幅美景吸引了無數游客駐足觀看,一時間成了當地的“熱門景點”。而這幅人與自然和諧畫面的背后,是中國鐵建大橋局四公司蒙華鐵路項目部敬畏自然,精心呵護環境的一個個生動故事。
蒙華鐵路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大橋位于三門峽水庫上游,穿越3處環境敏感區,分別為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運城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黃河中游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橋址還毗鄰天鵝湖國家濕地保護公園。基于所處環境的特殊性,該項目自開工以來就秉承“寧可加大施工難度,也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原則來打造這一問鼎3項世界第一的超級工程。
呵護母親河
在該項目,對黃河的呵護隨處可見。他們選用泥渣外運隊專門清理鉆孔樁施工中產生的渣土;使用鋼板泥漿池,將鋼護筒之間封閉串聯,實現泥漿循環回路封閉,并在泥漿管出漿口加設彎頭避免外溢;聘請保潔工班堅持每天對施工現場進行全方位清掃;在主橋施工現場設置移動式廁所;為鋼棧橋上的每臺設備配備防漏油托盤;設置油污收集桶對廢棄機油回收處理……每一處考量和細致的措施,都是建設者對母親河的最大敬畏。
為了防止水土流失,他們還將挖走的黃河岸邊表層耕植土集中堆放,在土堆底層碼放沙土袋,對土堆邊坡進行刷坡處理,使用綠色網片進行覆蓋,并播種草籽,在四周修建排水溝,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陸地已建成的橋墩下方,他們大量種植草皮、小麥等,綠化場地,維護生態平衡,也成就了一道風景。
經水質監測小組對施工區域內黃河水質的定期監測,大橋開工以來未發現污染超標問題。
關愛白天鵝
“為了呵護好這群白色小精靈,不驚動它們,我們對大型機械設備進行了嚴格篩選,以品牌新、噪聲小作為設備選型標準,并給噪聲較大的設備搭設防護棚,及時檢修保養,避免因機械狀況不良產生強烈噪聲和振動。平時我們安排專人對現場機械設備進行噪聲監測,確保施工音量始終低于50分貝?!痹擁椖楷F場副經理曾繁強介紹。
白天鵝在棲息地安然覓食
夕陽下大橋與天鵝
除了在噪聲控制方面對天鵝加以“關照”外,項目部在天鵝遷徙、日常生活上也是用心良苦。由于夜間燈光照射會對鳥類的正常生活產生不利影響,項目部調整施工方案,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天鵝遷徙和棲息期內,實行夜間光源管控,避免或減少夜間施工作業,在停止作業期間一律關閉照明燈具;大型照明燈具采用LED冷光源和藍色、綠色光源;在陰雨和有霧天氣時降低照明強度;工地車輛一律禁鳴,不得使用大燈。關于大橋主橋1142米長的鋼桁梁涂什么顏色,他們也經過了多次論證,幾易方案,最終選定了對天鵝影響最小的天藍色,就連霧炮機、加工場及制梁場的房頂等也一律被涂成天藍色,有效避免了強光折射,大大降低了天鵝在飛行時發生碰撞的幾率。
據當地鳥類管理部門統計,大橋建設4年間,來附近棲息越冬的天鵝數量不減反增,這是對項目部呵護天鵝生存環境的最好回報。
常懷公益心
該公司蒙華鐵路項目部對野生動物保護也異常重視。項目部出臺嚴格規定,禁止施工人員抓捕周邊的野雞,禁止捕撈黃河內的魚類。每當遇到受傷天鵝,他們都會及時聯系地方救助站,并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協助,4年來累計救助受傷天鵝10余只,得到鳥類救助部門的贊揚。
該項目還成立了“黃河環保沖鋒隊”,即使工期緊、任務重,也從未間斷過志愿活動。他們每年定期對黃河上游漂下來的垃圾進行打撈,至今已打撈垃圾千余噸。志愿者們還購買樹苗在周邊空地進行栽種,綠化美化環境。
蒙華鐵路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大橋
開工以來,該項目先后榮獲“河南省樣板工程”和“三門峽市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示范工程”稱號。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工作組在該項目調研時稱贊:“蒙華鐵路項目在建設這樣一座利國利民超級工程的同時,能始終踐行央企的社會責任,做到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如此高度和諧統一,甚至打造成了一道亮麗風景,非常難得?!?/p>
【責任編輯: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