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6-05
劉海鵬在哪?一定在作業現場!
順著平臺經理張福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個1米8的漢子,寬肩膀、黑臉膛,指揮若定,走路生風,立在鉆臺下似鐵塔一座。
劉海鵬是誰?中國海油“海洋石油923”鉆井平臺高級隊長,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鉆井事業部連續6年的優秀員工,擔任高級隊長僅兩年時間,就聚合平臺全員力量把標桿稱號收入囊中。
他到底有啥本事?問他,他悶不做聲,牙關緊閉像道鐵門。跟他身邊兄弟們一聊,答案有了。
都說海上的石油工人是鐵打的,風吹不動,雨打不動,劉海鵬比鐵還硬幾分。今年2月,平臺拖航回港口檢修,途中遭遇大雪。眼見還有十幾小時就要進塢,如果樁腿上的淤泥不及時沖洗掉,肯定影響檢修進度。焦頭爛額之際,劉海鵬抓起安全帽就沖了出去。紙片大小的雪花往身上涌,拍到臉上冰冷生疼,劉海鵬的雙手像鐵閘一樣死死攥緊高壓水槍,沖了一個多小時,才被其他人拽回屋去。進屋一看,“鐵漢”變了“冰人”。
有一年秋天,平臺鉆井絞車液壓控制管線突然刺漏,劉海鵬帶人搶修。14:30,見他還沒來吃飯,平臺生活管事急得拎著熱粥找了過來:“昨兒你還找我拿胃藥,今兒你就不管它了?”劉海鵬嘿嘿一笑,隨便扒拉兩口,又跑回搶修現場。
“鐵漢子”有鐵律,劉海鵬就給自己定了一條:現場作業時,每天第一件事就是進行重點部位巡檢,夜里參加完交接班會再休息。自此,劉海鵬每天的工作時間變成了清晨6點到午夜1點。有人關心地勸他:“老劉,你長期如此身體吃不消。”劉海鵬滿不在乎:“我體格好,海休回家睡上兩天精神又回來了。”其實,平臺上的兄弟們都知道,作業任務重,讓他休息他也睡不踏實。
機艙、泵艙、鉆臺、振動篩房……一圈轉下來通常30分鐘。別小看這30分鐘,還真能發現大問題。有一次巡檢到鉆臺,正在進行鉆進作業,劉海鵬發現頂驅發出的聲音和以往不太相同,主軸上還有油跡。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他立刻找來現場作業總監,要求停工檢查。一番排查,發現頂驅的碟片彈簧及旋轉頭密封損壞,帶損作業會有很大風險。
“誰也不是鐵做的,總有麻痹大意的時候。”劉海鵬介紹,夜班作業人員到了早上往往有一段疲憊期,高級隊長要及時補位,把隱患消滅在萌芽中。在他的帶動下,平臺上下幾十號人干勁十足,工作標準也越來越高。他們還總結了設備管理“一二三四”法。去年,在集團公司裝備大檢查中,奪得第一名。
領導有時說他腦袋是“鐵疙瘩”不轉彎,不爭榮譽,只爭著干活。
去年過年前,平臺調來一名高級隊長。由于擔心新任高級隊長對平臺不了解,已經連續兩年在海上過年的劉海鵬,放棄了原本過年海休的計劃,和他換了班。“你真是鐵心腸!”妻子一賭氣,帶著孩子來了場春節旅游。平臺年夜飯時,劉海鵬還安慰大家:“生氣是一時,理解是一輩子。”
“帶著大伙認認真真把工作干好,再把兄弟們平平安安帶回陸地。”這是劉海鵬常掛嘴邊的話。他一直認為,在茫茫渤海海域,雖然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鉆井工人,但也是為持續穩產3000萬噸貢獻力量的重要一員。為了這個目標,他鐵了心。
【責任編輯: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