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故事】耶羅:傾心中國電建的肯尼亞小伙
【一帶一路故事】耶羅:傾心中國電建的肯尼亞小伙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7-19
中華民族從來都是好客禮儀之邦,不以山海為遠,致力譜寫中非新篇,為電建行業走進非洲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路與政策支撐。中國電建湖北工程公司在海外市場星盤布局,聚焦非洲,將其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耶羅,正是湖北工程公司拓展非洲市場的首批受益者,也是湖北工程肯尼亞分公司屬地化經營戰略的第一位外籍員工。
初見耶羅,是在幾年前的外籍員工招聘會上,瘦瘦高高的樣子與其他非洲籍學生并無差異。但他最終能在那一批應聘者中脫穎而出,現在想來并非偶然。
耶羅是肯尼亞人,更是一個“中國通”,從大學本科到研究生,他足足在中國呆了八年。這八年時間,讓耶羅開始嘗試著用中國人的思維去思考工作和生活。他說,自己一直在尋找生活與工作的最佳契合點,是中國電建湖北工程肯尼亞分公司給了他這樣一個理想與現實完美結合的平臺。
愛上中國電建
中國電建湖北工程的屬地化經營戰略確實為很多在中國留學的外籍學生搭建了歸家橋梁,耶羅是受益者之一。
2017年,從天津大學研究生畢業后,耶羅應聘到肯尼亞分公司擔任業務經理。初次接觸電建行業,耶羅以勤奮學習和勇于擔當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大家的肯定。
中國電建湖北工程肯尼亞分公司辦公地點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但一些項目駐點在周邊城市,如在建的世行配網項目,項目地點就在距離內羅畢兩百多公里的城市納庫魯,走國家公路單程也需要近四個小時。耶羅為了更快的融入工作,經常跟著中國同事一起奔波在幾個城市之間,用自己當地人的優勢與他人協商,為肯尼亞分公司節約了諸多成本,也讓肯尼亞更多普通民眾逐漸認識并愛上了中國電建湖北工程。
歸屬感,是耶羅加入湖北工程后最大的感受。
他說,在這個團隊中,他總是不知不覺忘記了自己的膚色,這些可愛可敬的同事從心底對他的接納和認同,讓他想要更好的完善自己,成為更棒的員工。在中國電建湖北工程肯尼亞分公司,他感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勇氣、紀律和包容,這應該就是中非友誼的模樣!
我是主人翁
為了更好的鍛煉耶羅的業務能力,肯尼亞分公司讓耶羅多層次全方位去接觸市場開拓、項目建設等相關信息。在工作中,他運用中國思維去跟肯尼亞當地的業主、政府部門談判溝通,對非洲人一時難以理解的中非工作生活習慣差異做好解釋說明,致力于尋找中間橋梁解決問題。
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令中方同事印象深刻,在肯尼亞世行配網合同中,明確規定了項目部需配備兩臺專車給業主方使用,并對專業的類型和型號作了詳細規定說明。但項目部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各種花銷非常大。耶羅得知這一信息后,主動找到項目負責人,提出按照當地人的用車習慣,另一個大眾化的品牌更受認可,性價比會更高。同時,耶羅主動請纓,去做業主方工作,最終成功說服了業主更換車輛品牌,單是這一舉動就為項目節約了資金成本。
深藏不露的“小王子”
到肯尼亞各省踏勘時,耶羅都會提前做好策劃,明確路線,貨比三家,尋求用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大效用。同類事情不勝枚舉,涉及肯尼亞分公司工程、法務、財務、注冊、資質等多個方面,耶羅像一劑高效潤滑劑,讓諸多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當地人看到中國電建中有熟悉的黑人兄弟,很多工作亦是大開方便之門。
耶羅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在肯尼亞講著中國電建故事。
耶羅總喜歡開玩笑的說自己是中國和非洲共同的孩子。他現在可以隨時周末加班,忙起來還會帶病上班,最后總會調侃中國電建肯尼亞分公司肯定是請了一個假的外籍員工。
勤奮的耶羅一度讓中方同事以為他需要擔負養家糊口的重任,偶然一次機會大家見到了他的父母才知道原來他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小王子”。耶羅的父母是肯尼亞第二大城市蒙巴薩國立大學教授,并在這個著名的港口城市有著自己的產業。耶羅家的兄弟姐妹都留學海外,有著良好的家庭和社會教育底蘊。
一年前,耶羅開始醉心鉆研風電、光伏等項目的設計圖紙,因為一些項目的設計方案是由肯尼亞當地設計院出品,為更好的實現與業主溝通,耶羅成功開啟了中國電建的設計之旅。現階段,由于肯尼亞配網項目的設計方也是請的地方設計院,他也開始對當地設計院的竣工圖進行審查,為項目順利分段式移交提供更大支持。
最近,耶羅非常開心的在朋友圈與朋友分享了一個好消息,他由于突出的工作表現,被中國電建湖北工程公司聘請為正式員工,能夠享受更多的企業福利。耶羅表示,這并非單單是物質上的肯定,更多的是中方同事對他心理上的認同。
時不我待,在中國電建湖北工程屬地化經營進程中,在中非友誼橋梁上,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非洲員工。他們熱情果敢,睿智擔當,在這山海之路上為中國電建事業保駕護航,為他們的非洲同胞點亮光明。
【責任編輯: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