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風采 > 正文
        一生為國 熠熠生輝——記楊嘉墀院士不平凡的一生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7-26

        他是“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863計劃”四位倡導者之一;促進北斗導航系統應用的牽頭建議者。他幾乎參與了每一次對國家安全、人民幸福具有巨大影響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究開發,如導彈、人造衛星、載人飛船、探月工程。幾乎在航天事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他都會高瞻遠矚地及時提出重大建議,他在中國衛星研制歷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他就是楊嘉墀院士。

        今年是楊嘉墀院士誕辰100周年,讓我們一起回顧他為國奉獻、熠熠生輝的一生。

        勤奮踏實蔚然成才 發明專利楊氏儀器

        1919年7月16日,楊嘉墀出生在江蘇省吳江縣震澤鎮的一個絲業世家。他從小受“實業救國”的家族實踐理念影響,不進私塾,就讀絲業小學;在上海中學的五年錘煉了他吃苦耐勞、不畏困難的堅強品格。

        1937年,楊嘉墀進入交通大學,在烏云壓城、風雨飄搖的孤島環境中度過了大學生活。他暗暗立下誓言:中國一定會造出自己的火車、飛機、軍艦,要用先進的工業水平來改變中國人被外國人瞧不起、國土被占領蹂躪的狀況。

        畢業后,楊嘉墀應昆明西南聯大電機系的邀請,交通大學推薦楊嘉墀去當助教。1942年,西南聯大介紹楊嘉墀前往中央電工器材廠工作。在那里,他開始了單路載波電話機的試制工作。

        楊嘉墀從原理分析、性能指標的確定、電路設計與試驗,到整機設計、結構布局、生產裝配調試等方面深入研究,于1945年做出中國第一套單路載波電話樣機,該樣機在昆明工業展覽會上展出。

        1947年,楊嘉墀赴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在哈佛,他兩學期里上了8門課,同時又在麻省理工學院選修幾門課程。他通過考試、獲評“A等”,不到一年就取得碩士學位。楊嘉墀把眼光投向新興的科學技術前沿,繼續攻讀博士學位。1949年4月,楊嘉墀以《傅里葉變換器及其應用》博士論文順利通過答辯,被授予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50年5月,楊嘉墀去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物理系工作,任副研究員。在此期間,楊嘉墀研制了用來測量酶化學反應動力學過程的儀器。他發揮多學科、理工結合的優勢,進行系統的研究、分析與設計,按期研制出了快速記錄吸收光譜儀。這一成功結束了光譜儀手動的歷史,該儀器被專家定為“楊氏儀器”。

        1954年,楊嘉墀被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應聘為高級工程師,并成功研制了生物化學的二色光譜儀、視網膜仿真儀。他為生物電子儀器與仿真計算機的開拓鋪平了道路,為創立生物電子學這門學科作出了貢獻。

        赤子歸國勇擔使命 助東方紅太空奏樂

        楊嘉墀遠在大洋彼岸,無比思念祖國。他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不為國外的優厚待遇所動,為歸國付出多年努力。

        1956年,楊嘉墀夫婦帶著4歲的女兒楊西,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的毅然回國,為留洋年輕學者樹立了榜樣。楊嘉墀說:“我本來就沒打算在美國長期待下去。美國政府能夠放人回國,這是一個機會。”他用所學的知識,為國家的建設服務,為自己的民族服務。

        回國后,楊嘉墀參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組建,參加由周恩來總理主持的“中國科學技術十二年發展規劃”制定與實施工作,提出以控制計算機為中心的工業化試點項目。

        60年代初,國家向中國科學院下達任務:研究核爆炸時火球的溫度測量儀,以及沖擊波壓力測量儀和現場地面振動測量儀——必須用這些儀器測量出詳細的數據之后,才能確認原子彈的威力有多大。楊嘉墀擔任技術總負責人,他和項目組成員一起加班加點完成了這項研制工作。我國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10月爆炸,測試核爆結果的,正是楊嘉墀帶隊研制出的測量儀。

        楊嘉墀又帶領大家完成了“火球光電光譜儀”“地下核試驗火球超高溫測量儀”的研制工作,并成功應用于我國首枚氫彈試驗和首次地下核試驗。

        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主席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1965年,楊嘉墀任人造衛星總體設計組副組長,他除參與衛星總體方案的討論外,還對衛星的姿態控制及姿態測量進行了專題論證。經過兩個月的工作,總體組提出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總體方案設想。楊嘉墀還組織姿態控制小組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可采用自動控制實現衛星姿態控制。

        在1965年的“651會議”上,與會者建議把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紅外地平儀低溫適應是一大難題,楊嘉墀組織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化學所、上海技術物理所、長春光機所等協作攻關,令紅外地平儀在-100℃~50℃溫度環境中工作。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

        地面上在唱,天空中也在唱。這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楊嘉墀在中關村家中從廣播里聽到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時,久久沉浸在激動的情緒中。

        返回衛星成功返回 實踐系列開拓創新

        楊嘉墀是我國自動化與控制技術、中國返回式衛星研制的開拓者之一,為中國返回式衛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作出了重大貢獻。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衛星成功發射。衛星入軌后,負責衛星研制的孫家棟、錢驥、楊嘉墀、王希季、陳芳允等仍處于緊張狀態。

        入軌固然不簡單,返回地面難上加難。楊嘉墀和試驗隊員晝夜密切關注姿態控制系統的工作情況。他根據遙測數據進行計算,判斷衛星能按計劃運行3天,這為決策提供了依據。中國第二顆返回式衛星終于在當年11月29日11時06分在貴州省六枝特區六盤公社著陸,基本完成了“把衛星收回來”的任務,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致電熱烈祝賀這一成就。錢學森對站在他身邊的楊嘉墀說:“控制有功。”

        楊嘉墀反復強調,要認真總結經驗,將當前遙測數據處理工作指導好,因為所得結果要為改進設計提供依據。

        自1975年至1992年,在連續成功發射的13顆返回式衛星中,姿態控制系統都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從未發生任何故障,性能指標均滿足使用要求。遙測數據和恒星相機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表明,姿態控制系統中的方案設計與技術設計都是正確的,各部件性能亦良好,整個系統運行正常。

        返回式衛星姿態控制系統的研制成功,為我國填補了衛星三軸姿態控制系統的空白,為其他型號的研制增強了信心,為日后研制提供了寶貴經驗。

        楊嘉墀在擔任實踐系列總師時,當初主管的實踐二號衛星系列已進入正樣生產階段,它包含實踐二號衛星、實踐二號甲衛星、實踐二號乙衛星。他總結了多年來參加返回式衛星工程的實踐經驗,分析研究了國外衛星發展所走的道路。他提出,應改進科研和生產管理,積極進行技術改造,重視制定長期的預先研究規劃。這些措施都是研制高質量、高可靠性、長壽命衛星所必須重視的問題。他嚴格地把好衛星正樣產品的質量關,組織各單位技術人員對衛星及其分系統進行多次質量復查。

        1981年9月20日,“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實踐二號乙”一箭三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歐空局之后世界上第4個用一枚火箭發射多顆衛星的國家。這使我國首次獲得了較完整的空間探測數據,還成功進行了太陽電池帆板和整星對日定向、主動式溫度控制等衛星新技術的試驗,為提高我國人造衛星的技術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1971年到1999年,中國先后發射了實踐一號衛星、實踐二號衛星、實踐四號衛星和實踐五號衛星,形成了中國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

        促進載人工程立項 提出探月北斗建議

        1986年3月,楊嘉墀與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聯合向中共中央寫信,題為《關于跟蹤世界戰略性高科技發展的建議》。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這個建議十分重要。”該建議催生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中國的高技術研究發展進入新階段。

        楊嘉墀始終積極參與我國航天載人發展規劃、方案論證,對技術攻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曙光一號飛船研制時期,他組織并參與飛船控制系統的預研工作,在制導、導航和控制系統中完成了全姿態儀和飛船用計算機樣機。

        當時,對載人飛船的總體分工存在分歧,意見一時難以統一。楊嘉墀多次提出建議,供大家討論與領導決策。他認為,載人飛船是一種返回式載人空間飛行器,其技術和返回式衛星有相近之處。

        因此,楊嘉墀建議,載人飛船工程總體設計和總裝工作,應由五院承擔。1992年1月20日,航空航天部黨組6號文件決定,將載人飛船工程總體設計和總裝工作交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并責成該院匯集各種方案的精華,進一步完善飛船總體設計方案。

        楊嘉墀一直為我國探月工程獻言獻策。1991年,我國航天專家提出探月工程建議,時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的楊嘉墀、陳芳允安排與指導512所熊延嶺開展月球探測工程系統及月球資源開發利用的情報課題研究,為月球探測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1996年12月,楊嘉墀應邀出席“21世紀初我國航天高技術發展研討會”。會上,他作《月球探測和開發》的專題報告。他對我國21世紀的月球探測和開發作深入探討,并運用系統觀念、戰略創新思維從組織領導、計劃管理、經費投入、經濟效益等各個方面考慮,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楊嘉墀多年來積極推動我國衛星應用工作的開展。2004年的中國北斗導航系統應用論壇上,已是85歲高齡的楊嘉墀,仍趕赴海南省海口市出席會議,并在會上發表了題為“發展導航衛星及應用要啟動一個完整的廣益增強系統”的學術報告。論壇結束后,楊嘉墀先后與屠善澄、童鎧、王禮恒、戚發軔、張履謙5位院士交換意見。經集體討論,他們起草了向國務院提交的《關于促進北斗導航系統應用的建議》。在報告中,6位院士就發展我國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提出建議。

        該建議于2005年2月2日定稿,2月3日發出后,2月4日就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批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司、局積極落實溫總理的批示。國家不但將北斗導航系統建設列為國家基礎設施規劃,還解決了資金問題。這為中國北斗導航系統應用的自主創新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愛國情懷最高獎 培養人才呼喚創新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江澤民主席親手為楊嘉墀戴上“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并向他表示熱烈祝賀。面對最高榮譽,楊嘉墀萬分感激黨和政府的信任,萬分感激人民的厚愛。

        他在多次談話提出,“兩彈一星”的成功,是一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凱歌,是團結協作、群策群力、前赴后繼、艱苦創業精神的集中體現。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不干涸;一個人,只有和集體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因此,楊嘉墀的使命感愈加強烈。他常說,爭名當爭國家名,計利當計人民利;倘若要為人民建立新的勛業,就必須以這次受勛為新的起點;面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社會,每一步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抓住每一天,利用機遇,迎接挑戰,將國家的航天事業推向新階段。

        2003年,國際小行星中心通知世界各國天文臺:“(11637)楊嘉墀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1996年12月24日發現。此星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的名字而榮譽命名。楊嘉墀致力于中國發展人造衛星、自動化與控制技術領域做過開創性的杰出貢獻。”從此,楊嘉墀的名字即成為該天體的永久星名,永載史冊,(11637)楊嘉墀星將永遠閃耀在宇宙星空之中。

        楊嘉墀在《空間與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國有句成語,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明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性措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在勞動中,智力勞動在整個勞動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已為大多數人所認識。”

        人才的培養是國家創新能力的持續力量,楊嘉墀對這方面所作出積極貢獻則是承前啟后的。他指引與培養了許多頂尖的人才,有孟執中、葉培建、吳宏鑫、王南華、李鐵壽等,他們都成了空間技術一線的主力軍。

        對于同事提出的意見或問題,他總是很虛心探討、耐心解答,正是這種新、老傳承得以使中國空間技術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2009年7月15日,楊嘉墀科技獎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正式批準。楊嘉墀科技獎是根據楊嘉墀先生生前遺愿,由中國自動化學會與中國宇航學會共同設立的獎項,旨在對自動化領域及宇航控制領域,從事學科理論與方法、技術與系統、工程與應用的研究及實踐做出成績的科技人員,以及對學科發展、國民經濟及國防建設有推動作用的科技工作者給予獎勵。

        2006年6月11日12時45分,這位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奮斗了一生的功勛科學家溘然長逝。楊嘉墀院士不平凡的一生,處處閃爍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熱愛,對發展我國航天事業和高技術孜孜不倦的追求。

        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楊嘉墀一生在中國科學技術上的成就,更是他展現出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和創新方法,我們應永遠銘記。

        【責任編輯:王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无码激情做a爰片毛片AV片 |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最近2019中文字幕一页二页|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区日韩特区永久免费系列 |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无码毛片AAA在线|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