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逆行”建設者:敢擔責、勇擔難、善擔險
中建三局“逆行”建設者:敢擔責、勇擔難、善擔險

發布時間:2020-02-06
2月2日,經過9天、7000余名建設者的日夜鏖戰,火神山醫院順利交付,該醫院建筑面積3.4萬平米,可提供1000張病床。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火神山項目團隊一名名黨員用忠誠和擔當書寫初心使命,一個個建設者用行動和誓言接受組織考驗。
余南山:專業“應急隊長”
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余南山是個不打折扣的春節“加班狂人”。從2016年春節開始,他從地鐵21號線、大東湖深隧到火神山醫院, 5個春節都在項目工地加班度過。通過春節期間的加班施工,他完成了一個個重大節點,對他而言,春節加班已是一種常態和習慣。
余南山還有一個身份是中建 “隧月”應急救援隊的隊長,他帶領救援隊參加過地鐵應急搶險、隧道工程救援多次急難險重的搶險任務,應急經驗豐富。這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余南山主動請纓,帶領近300余員工,指揮百余臺機械設備,僅用時40小時就完成了3.4萬平方米的場地平整工作,62小時完成2.8萬立方米土方開挖。
余南山從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就沒回過家,連年夜飯都是簡簡單單的盒飯。他說,工程即將如期完工,總算沒有辜負組織和武漢市民的期望,大家同舟共濟、精誠合作,高質量建設好火神山醫院,南山不難。
范華:高效組織“急先鋒”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進場正值臘月二十九和除夕兩天,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的范華充分調動手頭資源,一臺設備、一臺設備地湊,分別從鄂州、武漢緊急調集14臺挖機和85臺渣土車到現場,保障了資源快速到位。在現場,他做好施工組織策劃,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場地平整時,充分利用土方平衡,僅用13臺挖機和10臺渣土車,率先在各工區完成了砂石回填。外圍道路車輛眾多,遇到交通問題,他倡導實行“潮汐疏解”,協調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貨車單向通行,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最讓范華感到愧疚的是,武漢家中只有70歲的母親和和13歲的女兒,母親才做完心臟支架手術,還需要人照顧,這讓他最放心不下。他只能利用倒班休息的時候,匆匆趕回家一趟,采購一些供家人3天的生活物資,然后再返回到施工現場,困了就直接睡在車里。好在母親和女兒的理解支持,讓他放下顧慮,滿懷斗志向前沖。
鄒志強:工地“夜行僧”
為了推進施工進度,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鄒志強主動站出來,擔任夜班施工指揮。寒冷的風雨,抵擋不了他夜班的熱情。9天值了7個夜班,常常在值完夜班后,白天繼續鏖戰,為后續施工提供作業面提供了堅實支撐。
鄒志強承擔的都是啃硬骨的場地平整工作和環形道路施工,不僅要快,還要質量好,他獨自在夜班負責,要比白天承擔更多的責任,協調更多的資源。
長期熬夜讓他略顯疲態,施工稍有間隙,就能做到席地而睡“充電”。縱然嗓子啞不成聲,但他輕傷不下火線,主動擔當,毫無怨言。
劉開揚:施工方案“運籌者”
整個項目的設計方案,隨著施工進行,基本一天一個新的版本。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劉開揚常常要仔細核對最新版設計變化之處,進而調整現場施工,同時將出現的難題反饋到設計院,保證施工過程中技術難題得到隨時解決。他每天做的最重要一項工作就是算出第二天所需物資清單,不讓物資缺少卡住進度,保證工序無縫銜接。
蓄水池開挖時,根據設計,為了滿足工期需要,基坑沒有設置任何支護措施,采取放坡開挖形式。為確保施工安全,他指導現場合理放坡開挖,通宵在現場值守,保證基坑安全開挖。
周旭:服務保障“大管家”
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武漢大東湖深隧項目黨支部副書記周旭從臘月二十九進場,著實在現場待了整整10天時間。離開家到項目上來,他都沒來及和家人道別。他說建筑人能夠參與到這樣的工程,自身價值將得到最大發揮;如果沒有參加這次防疫戰,將是他最后悔的一件事情。
以電箱為桌,以紙箱為椅,蜷縮在簡易的集裝箱內進行現場辦公。一天下來,采購物資、配送餐食、溝通工作、聯絡人員、衛生防疫,不少于200個電話讓他嗓子啞不成聲,順利張羅著120余名員工在現場的衣食住行,讓所有參戰人員吃的飽、穿得暖,精力旺、能打仗。
摘下口罩,他最大的變化是胡須都將近半公分長了,忙得打理胡須時間都沒有。他說,疫情當前,連續作戰10天并不算什么,付出再多都不為過?!盎衲А北仨殸幏謯Z秒,早一天竣工移交,就早一天入駐病人。
潘吉建:施工現場“火線入黨”
潘吉建原本是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武漢地鐵11號線質量總監,2019年10月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在得知火神山醫院項目后,主動請戰,支援建設。他深夜11點匆匆收拾行李,打車趕往火神山。抵達現場當晚,就投入到基礎回填、平整工作中,連續作戰20小時完成場內基礎回填工作。施工作業面交叉,協調難度大,他每天打接一百多個電話,積極配合各參建單位,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為完成責任區域內環形道路施工,他帶領“鐵人”班組白+黑連續奮戰,確?;炷寥缙跐仓?,展現出了一名入黨申請人的政治素養和擔當品格。經歷戰斗的表現,他順利通過黨組織考驗,在火神山醫院項目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們只是火神山攻堅戰中眾多建設者的縮影,所有的熱血建設者和參戰人員,他們都敢于擔責、勇于擔難、善于擔險,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