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灘上的“航天人”——航天科工逐夢大漠團隊
戈壁灘上的“航天人”——航天科工逐夢大漠團隊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2-12
那里,地處大漠戈壁。
那里,每一滴水都要從20多公里外的場區一車車送來。
那里駐扎著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攻關團隊,他們正有條不紊地保障著某重點項目大型試驗順利進行。2018年,他們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創造性地完成該項目階段性試驗,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2019年,他們擔負著更重要的使命,走進戈壁荒漠,開始該項目新一輪的試驗準備。
面對惡劣的環境,團隊所有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將自己對航天事業的豪言壯語根植在戈壁荒漠,奏響了一曲艱苦奮斗之歌。他們就是中國航天科工六院江河公司逐夢大漠團隊。
荒涼戈壁安家
2019年4月,第一批進駐人員背起行囊,告別家人,來到茫茫戈壁灘。
該項目地處無人區,今年又恰逢大漠十幾年不遇的異常氣候,揚沙、沙塵暴天氣隔三岔五來襲,建設過程曲折多艱。殘酷的自然環境考驗著團隊成員,他們生活環境惡劣、工作條件艱苦,遠離市鎮,手機也只是偶爾有微弱信號。
這里沒有旅店、沒有民宿,棲身之所只能靠自己搭建。為了解決住宿問題,他們連續三天三夜進行場地平整、打混凝土場坪,終于搭好了臨時板房。可當天晚上,沙塵暴來襲,狂風怒吼,飛沙走石。沙塵侵入房間,一時間房間里充斥著嗆人的灰塵,廚房鍋具隨風四散。第二天早上起來,床上厚厚一層沙,臉上一摸全是沙粒。開門一看,剛搭建的板房被大風吹毀,隊員們驅車幾公里才找回一部分被吹散的物品。
從進駐以來,幾乎每天都有沙塵暴,工地經常籠罩在塵土飛揚的沙塵中。飯里都是塵土,相比較而言,天氣干燥、流鼻血都不算什么事了。就是關上房門,地面、辦公桌不一會兒就堆滿了灰塵。手機經常收到氣象臺連續發布的大風沙塵預警。工地停水停電也是常有的事情,有時隊員不得不接雨水使用。
踐行航天誓言
經過近5個月的艱苦奮戰,項目團隊完成了設施建設。除了搭建幾千噸鋼架結構外,團隊還完成了多臺套移動防護裝置、控制方艙等重型非標準結構設備的安裝和調試。
7月后,項目建設完工,產品進入戈壁灘。公司抽調試驗隊同前期建設隊員們會合。2019年7月和8月時,除了沙塵暴侵襲還有高溫的考驗。中午時分,溫度接近50攝氏度,也是他們最難熬的時段,隊員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從早堅持到晚,頂著烈日堅持工作。熱浪夾雜著風沙襲來,隊員只能靠喝大量的水來補充身體水分。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的衣服,在汗漬和細沙的作用下一點點變厚。
書寫航天人擔當
新工藝狀態復雜、難度大、工期緊、困難多。為了確保任務盡快推進,項目組挑選骨干人員,執行“三班倒”,24小時連續作業。
項目攻關中,技術難題讓攻關團隊頭疼。如不能按節點攻克難關,將直接影響試驗進度。項目組成員狠下心,咬緊牙,加班加點忙攻堅。“碰頭會”“問題沙龍”經常一開就開到深夜,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搶時間。深夜12點多,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現場閃耀的燈光成為大漠中一顆璀璨的明星。經過多次驗證之后,團隊終于提出新方案,解決了讓人頭疼的問題。
為了做好隊伍思想保障,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公司班子成員深入現場,組織成立臨時黨支部,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利用每天班前會時間講授專題黨課,以傳承航天精神為主題,重溫老一輩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感人事跡。
試驗成功的那一刻,激動、興奮、自豪流淌在每個人心中,淚水流淌在每一位隊員臉上。路雖難,但他們依然奮不顧身、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合格黨員的擔當奉獻。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