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沈業伍:我是黨員,必須沖在前
中國鐵建沈業伍:我是黨員,必須沖在前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2-19
“有新的援建任務,安排你們工區人員上,有困難嗎?”2月5日17點58分,剛剛端起飯碗的沈業伍,接到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武漢地鐵5號線3標項目負責人林尚月的緊急電話,沈業伍沒有猶豫,“沒問題,馬上組織人員和機械設備!”
這次緊急任務是援建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1973年出生的沈業伍,是一名有著24年黨齡的黨員,參加過南京鼓樓地下立交、浙江金溫鐵路搶險、浙江松陽金麗溫高速公路等十幾項工程建設,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都是沖在最前面。
今年春節,由于武漢地鐵項目工期緊、任務重,沈業伍和在項目工作的兒子沈振便主動留了下來,沈業伍又把妻子接到工地過年。可當他正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工期計劃。
在關鍵時刻,能夠馳援武漢“方艙醫院”建設,讓沈業伍倍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2月5日18點13分,僅僅用了15分鐘,26名工區技術主管、技術員以及施工人員已做好防護、帶上工具集合準備出發。
兒子沈振跟其他年輕人一樣,也要參加這次援建。“別人的孩子去,我自己的孩子也必須去,都是一樣的員工,要一樣對待。”沈業伍說。
“父親是黨員,也是我心中的楷模。在援建一線最需要人員的時候,我必須上。”不甘落后的沈振向筆者說。
妻子站在院子里,看著漸行漸遠的車輛,心里滿滿是牽掛。沈業伍有高血壓,晚上不能熬夜。得知沈業伍要參加援建,她心里是反對的。但她知道自己拗不過他,便盯著他吃完降壓藥,又把接下來幾天的藥塞到他的背包里,反復叮囑,才肯“放行”。
從項目出發,他們途經收治首批疑似病例的武漢協和醫院,而目的地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與最早接收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僅一條馬路之隔。“這讓人聞之生畏,但我們不能退步。”沈業伍說。
沈業伍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搶建中進行隔板安裝。張路軍 攝
2月5日19時左右,援建隊伍抵達一線,他們分成房間安裝和水電安裝兩個小隊加緊施工,沈業伍和沈振各在一隊進行隔間病床改造。
分配材料、安裝隔板、鋪設床位、水電安裝……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從5日18時左右接到任務到6日早上9點,全體建設者爭分奪秒、通宵達旦、全力搶建,保質保量完成了此次援建任務,為應急醫院準時投用提供了保障!
“說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我們也是普通人。但面對疫情,沈經理帶著我們沖在最前面,義無反顧,我們也慢慢忘記了害怕。”青年技術員寧春光說。
“沈經理是我們的老大哥,只要他在我們旁邊,大家都干勁十足。”參加援建的褚良智說,“我們項目駐地位于武昌老城區,在最初了解到有疫情發生時,沈經理便帶領大家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沈業伍感到欣慰的是,在這次行動中,兒子沈振沒有讓他失望,和其他所有參建人員一樣,踏踏實實地干好每一件事情。“我們唯一的期盼就是,能早一點建好醫院,讓患者早一天入住接受治療,盡早出院與家人團聚。”
“雖然那天奮戰了一晚上,大家都熬得滿眼通紅,但看著整個區域從只有一張病床到一個個的小隔間建成,心里還是十分激動。”沈振告訴筆者。
說起自己的父親,沈振也是滿滿的自豪。“從小到大,父親留給我的記憶便是他并不高大而行色匆匆的背影,很多次團圓的日子,父親還和工友們在工地一線,我心里也曾抱怨過。如今父親都一把年紀了,身子骨也不好,卻還是要執著地來到現場,這讓我十分敬佩。”
爭分奪秒、刻不容緩。連日來,除了奮戰在戰“疫”一線,提高效率加速完成指定任務,確保應急醫院準時投用外,沈業伍和工區員工也不忘加強疫情防控,在宿舍進行自我隔離,隨時待命,保持“備戰”狀態。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