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2-26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省市陸續增加確診病例,各地紛紛派出醫療援助隊奔赴疫情防控一線,一封封的請戰書讓人淚目,無畏生死,不計報酬。
為了高效、及時、準確地完成檢驗任務,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畏風險,迎難而上,時刻堅守在抗疫一線,是這場特殊戰“疫”中的“無名戰士”。
為提高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速度,擴大檢測范圍,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貴州省衛健委擬定一批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新冠肺炎的核酸檢測工作。
1月29日,安順市相關領導到航空工業通用醫療三〇二醫院檢驗科,實地考察科室環境,并對新冠病毒PCR檢測技術實驗室的建立提出具體要求。考慮到實驗室建成后實際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生物安全要求,最終決定把新冠病毒PCR檢測技術實驗室建立在門診樓三樓原檢驗科,方案確定后,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對實驗室進行改造。僅用三天時間,大家在克服物資短缺、人員不足等情況下,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實驗室內改造工作。
原計劃2月7日儀器設備完全到位,醫院在進行集中培訓后,2月10日正式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工作。2月5日,醫院接到緊急指示和要求,新冠病毒PCR檢測技術實驗室必須在2月6日運行起來,要做到人停機器不停,24小時全線運行。
時間緊,任務重,誰上?三〇二醫院科室人員紛紛主動請纓:檢驗科黨員同志表示,在關鍵時刻,就該黨員沖鋒在前,迎難而上;年輕同志則表示,自己年輕,身體好,免疫力好且無后顧之憂。最終,檢驗科主任鄒均先從科室人員中抽調了包括自己在內的6人進入新冠病毒PCR檢測技術實驗室,承擔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工作,組成以黨員為核心力量的核酸檢測突擊隊,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這支突擊隊的隊員都很年輕,他們大多數是第一次面對如此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但他們始終牢記“危險面前黨員先上”。
2月6日7時,各種基礎設施的安裝、調試有條不紊、緊鑼密鼓地進行,大家齊動手搬儀器、裝設備、打掃衛生,對清潔區和污染區進行嚴格區分及洗消。
14時,醫院組織開展防護服的穿脫培訓。由于防護用品緊缺,隊員領到的不是防護服,而是防化服,和防護服相比,防化服透氣性更差,穿上身幾分鐘就開始出汗,但大家誰都沒有怨言。核酸檢測工作樣本采集是關鍵,如果樣本采集不合格,再先進的檢測儀器也無用。在還沒有正式檢測之前,大家互相采樣以確保正式開展病人核酸檢測工作時樣本采樣的精準。
15時,核酸檢測突擊隊隊員王芳和曹清波來不及參與新冠病毒PCR檢測技術的儀器培訓,就立即奔赴一線,在相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給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采樣。
19時,核酸檢測突擊隊隊員羅方蘭配制需要的試劑,鄒均和黃憲海到中西醫結合醫院給需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病人采樣。
20時,核酸檢測突擊隊隊員王芳和曹清波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來,脫下防護服,衣服均已濕透。
23時30分,核酸檢測突擊隊隊員鄒均和黃憲海采樣回來,來不及脫下防化服,就一頭扎進實驗室處理采集回來的樣本,等再出來,已是2月7日的凌晨4時。十多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脫下防護服時他們已是全身濕透。
同時,檢驗科、輸血科黨支部書記全健協調科內現有人員,保障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立刻優化流程以保障后續工作的高效開展。
不到兩天的時間,在人不停機器也不停的情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檢驗科超額完成了近200余例的檢測。他們為了快速發出檢驗報告,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實驗室里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同時也修煉了忍渴、憋尿、挨餓的功夫。從實驗室出來,大家都疲憊不堪,每次脫下防護服,衣服早已濕透,摘下口罩和護目鏡后,臉上都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
核酸檢測突擊隊隊員深知這場戰“疫”的艱巨性,但他們沒有忘記進入醫學殿堂時許下的誓言,沒有忘記黨旗下的誓言,更沒有忘記身為醫務工作者肩上的責任。疫情不止,戰斗不歇。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