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發(fā)布時間:2020-03-04
雪后的山路,黃土夾雜著雪水,凍了化,化了凍,艱險異常。
這條路他們來來回回走了上萬公里,平均每日供氣70多萬立方米,把溫暖源源不斷地送往千家萬戶。
早7點,寒風陣陣,這支黨員突擊隊又出發(fā)了。
集結力量
中國海油所屬海油發(fā)展采油服務分公司國際公司(下稱采油國際公司)負責管理運維的山西臨興中區(qū)塊氣田,集氣站和多口天然氣井都“藏”在深山里,保障安全平穩(wěn)供氣是他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將這些天然氣從黃土高原源源不斷輸送出來,保障山西興縣、臨縣近百萬居民以及工業(yè)企業(yè)的用氣,采油國際公司火速成立山西生產運營中心黨員突擊隊。全員停止倒班休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保供工作。到2月中旬,已經連續(xù)在崗工作四五十天的人不在少數。
從1月24日除夕至2月12日,黨員突擊隊每天6組巡檢,累計行程上萬公里,連續(xù)保障供氣1450多萬立方米。
這期間,生產重任在肩,又逢大雪連降。黃土上覆蓋的積雪融化后凍成了又硬又滑的冰層。
加密巡井排查故障,及時解決管線凍堵……突擊隊員們駕駛著安裝了防滑鏈的四驅皮卡,在雪、水、冰交融的山路上來回奔馳,以確保特殊時期天然氣的安全穩(wěn)定供應。
井場絕大部分位于雪山之巔。雪中巡檢時,巡檢員經常要在半山腰下車,徒步抵達井場。車行至陡峭的上坡處,車輪打滑時,就需要人力助推上坡。
在山間奔馳,成為巡檢員們每天的真實寫照。
再難也不能斷供
2月1日大年初八這天,大雪下了一整天。受疫情影響,一路上有十多個檢查點,查詢有無發(fā)熱患者。原本只需要半小時的盤山路走了兩個多小時。
“在這個關鍵時期,絕對不能斷供?!?號集氣站巡線工王曉軍跟車冒雪來到集氣站值守。從駐地抵達集氣站要走13公里的盤山土路,他和另一名員工干脆選擇留在集氣站,繼續(xù)值夜班。
每兩個小時就要出去巡檢,不僅要調節(jié)氣量,還要進行露天的排水作業(yè)。黃土高原山區(qū)夜晚氣溫降至零下十幾攝氏度,王曉軍他們頂著呼嘯的北風,從未退縮。
“61井場,調井,流量無變化,懷疑出現凍堵。”2月6日清晨,2號集氣站生產領班許津陽在中控監(jiān)測時發(fā)現異常,立刻在微信工作群里報告。為了增產,已經多次開大閥門,但是該井場的天然氣流量就是不見增加。
于是,許津陽冒著風雪奔向61井場。在現場,他打開低點閥門,立刻有大量冰碴從管線噴出,還有拳頭大小的大冰塊堵在閥門里。之后,利用中午氣溫回暖的有利時機,王曉軍和許津陽攜帶保溫棉、伴熱帶和小型發(fā)電機來到井場為管道解凍,最終將管道凍堵冰碴全部頂出。
3個集氣站6組巡檢人員日行約500公里,除夕夜一直堅守井場現場,天然氣輸送源源不斷。
黨員突擊隊堅守在黃土高原雪山上,用實際行動將旗幟高揚在戰(zhàn)“疫”保供的第一線。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