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3-16
“這是我們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民群眾的一點心意,作為老黨員,我們長在紅旗下,這個時候能為疫情防控做點貢獻,我們心里十分開心。相信武漢一定能過關,偉大祖國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2月28日,3名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老黨員,冒著風雨來到蕪湖市鳩江區四灣社區,向社區黨組織遞交5700元愛心捐款,非常時期“組團行動”的他們,都是蕪湖發電公司離退休黨員。其中92歲的離休老黨員馬秀英同志向社區黨組織捐款5000元,創下該社區單筆個人防疫捐款最高紀錄。
“蕪湖發電老黨員緊要關頭講大局,關鍵時刻有擔當,爭當社區防疫的主力軍、宣傳員、引導員和志愿者,給社區所有黨員作出了表率,用行動扛起了心中的紅旗!”四灣社區黨組織書記吳長青深受感動。
一顆紅心跟黨走,3名老同志在非常時期慷慨解囊是蕪湖發電公司離退休黨員踐行初心的縮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蕪湖發電公司離退休黨員累計捐款15000余元。
還想像當年那樣去戰斗
16歲就參加革命的馬秀英同志,今年92歲,黨齡71年,淮海戰役中,作為野戰醫院戰士的她曾經在戰場上不眠不休,連續救治近百名傷員,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深深烙在她的腦海中。
“還想像當年那樣去戰斗!”面對肆虐的疫情,電視里“白衣天使”奮戰防疫一線搶救病患的鏡頭喚起了老人在戰場上救死扶傷的記憶。再次沖向戰疫一線同“白衣天使”們并肩作戰顯然是不可能了,但是再獻出一分力量的想法讓老人總想做點什么。
2月28日,是馬老4天前就與老伙伴們定好的捐款日子,一大早,老人就防護整齊準備出門,這也是她宅家20天來的第一次外出,室外春雨連綿,但她不顧家人阻攔,“固執”的非要親自把錢送到社區。
“和犧牲的戰友比,黨對我的照顧太多了。”老人說,“現在國家有難,作為一名老黨員更應出一分力。”和新中國共同成長起來的馬秀英,跟黨走是她一生不變的信仰。
76歲的社區志愿者
“口罩要規范戴牢戴好!”
“買菜快去快回,別耽擱啊!”
“車靠邊,來,這邊測溫登記。”
在社區捐款后,76歲的蕪湖發電退休黨員劉榮福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新的崗位。作為四灣社區最年長的防疫志愿者,身穿紅馬甲的他已經在社區卡口連續值守32天了,喇叭、水杯、雨傘和口罩是他在社區防疫戰斗的全部裝備。
“嗓子喊啞了,就喝口水潤下!”老人晃動著手中的水杯說,“一天站8個小時,身體能吃得消嗎?”熟人看到擔心地問他,“一忙起來就顧不上累了,看到大伙兒好好的,心里也痛快!” 檢查、登記、提醒、勸告,黨齡52年的老黨員劉榮福成了家屬區的“守門員”,“光做好自身防護怎么能叫黨員呢?只要身體能扛住,社區志愿工作就不掉線。”老人把為社區防疫發揮余熱看作當前風雨無阻的大事。
像檢修設備一樣嚴格較真
68歲的劉芳保退休前干過20年鍋爐檢修班長,疫情暴發期間,他所在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他主動請纓當社區志愿者,協助社區張貼宣傳單,走訪摸排,檢測社區來往人員體溫。
發現有居民想蒙混過關,多次出入小區,他們沒想到劉芳保記性一點也不差:“回去回去,你今天出來一次了。”
“只要不合規,說啥也不好使。”社區居民說,劉芳保是他們見過的最較真的志愿者。恰恰也是這一份較真守護了小區全員的健康,沒有給病毒可乘之機。
“鍋爐‘四管’最怕泄露,非常時期,小區門禁的管理也決不能有漏洞!”作為當年鍋爐檢修的業務尖兵,盡管已經退休了,劉芳保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一點沒變,“黨員沒點較真的勁還叫黨員嗎?疫情面前決不能松動一毫,退后一步。”面對大家的意見,劉芳保的硬脾氣一點沒變。
“我響應黨組織號召來值守,不能把卡口守成缺口,是不?”嚴厲的語氣、熱心的舉動,較真的老黨員劉芳保漸漸成了社區群眾最“靠得住的人”。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中國電力蕪湖發電離退休黨員堅守的身影閃閃發光……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