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記國華電力定州電廠“戰疫”夫妻檔
——記國華電力定州電廠“戰疫”夫妻檔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記國華電力定州電廠“戰疫”夫妻檔
——記國華電力定州電廠“戰疫”夫妻檔

文章來源: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華電力公司 發布時間:2020-03-18
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是人生的驛站。 春節前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今年的春天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天,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沖鋒號吹響在祖國每一寸土地上。面對疫情,國華電力定州電廠涌現出許多“雙一線家庭”,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同為白衣 并肩逆行
丈夫王岳川,他是運行主值,擔負著發電機組的穩定運行;妻子楊潔,她是沖鋒在前,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
2020年1月18日,這對新人才剛剛步入婚姻的殿堂,親朋的祝福,新婚的甜蜜,他們結婚那天滿屋歡樂的氣氛和洋溢在大家臉上的幸福令人難以忘懷。身為醫護工作者和電力人員,本應該享受蜜月期的夫妻二人冷靜分析目前的嚴峻形勢后,決定提前結束婚假,并肩“逆行”,一起投身到國家疫情防控工作前線中去。大年三十,婚后的第一個除夕,在這本該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他們告別了父母,分別回到各自單位報到,毅然決然地加入了緊張的防疫工作中。
回到單位后王岳川主動迎戰積極上崗,作為運行主值,掌控機組全局,他的每個指令關系到機組的安全,坐在主控室電腦前,他時刻繃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根弦,他反復地翻閱機組畫面,細心的檢查各項設備參數,出現報警信號立刻做出判斷并精細調整,確保第一時間發現故障問題并及時處理,始終秉持運行部“運于心,行必精”的工作作風,做好數據分析、事故預想,保證機組關鍵時刻頂得住,負荷帶得上,盡全力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楊潔所在的醫院是定州市一個抗擊疫情的定點醫院,壓力大,責任重,這個醫院承載著全市人民的希望。身為感染性疾病科室的一名醫護人員,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為保持科室的正常運轉,楊潔每天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全力協調配合科室每個成員的工作,累了就靠椅而睡,餓了就吃點簡單的快餐、泡面,她說:“目前這段時間是抗疫最艱難的時候,越是艱難,就越要向前”!
愛情并不僅僅是一句我愛你,也不局限于你儂我儂。王岳川、楊潔的并肩逆行,向我們詮釋了最美愛情。
不同“戰場” 相同堅守
丈夫宋亞榮,他是深入一線為人民服務的基層公務員;妻子史文成,她在運行化驗班保電護航,是巾幗不讓須眉,是新時代的“紅色娘子軍”。
宋亞榮是定州街道辦事處一名基層公務員。近一個月來,他身兼數職,每天都到各村社區和點位上查看防疫情況,對非民生門店進行勸導暫時停業,對小區聚集人員勸離,核實完善村社區疫情排查檔案等,保證所轄片區防疫工作有效開展。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無論是協調防疫物資還是巡查各點位,他都以最飽滿的精神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每個黎明的早晨,每個漆黑的夜晚,在每個卡點,每本臺賬,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仍舊在奔跑,在每一個危險前面建立一道道安全的屏障。面對嚴峻的疫情,基層工作人員沒有專業的防護服和護目鏡,但他們有的是一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強烈的使命感。他常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他必須擋疫前行,沒有什么比守護好老百姓的安危更重要的了。
史文成是該廠運行部一名化驗員,也是一名共產黨員。雖然與丈夫同處定州,但為保障電力安全生產,二十多天來一直隔離在廠里,沒有回過家。疫情期間,她每天嚴格按照廠里的規定,做好自身防護,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定期工作,確保化學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機組安全長周期運行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面對單位短期勞動工不能到崗的特殊情況,史文成主動報名了女職工志愿者服務隊,做一些綠化、摘菜等力所能及的義務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巾幗力量。有時,她會擔心丈夫工作在基層一線的安危,有時,她也因想念家中僅僅兩歲多的孩子而落淚,但她都會很快恢復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她說,疫情當前想到有那么多需要光明和溫暖的人,我必須堅守崗位,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名共產黨員就是一個排頭兵,共產黨員的戰斗力就是需要在最艱難的時刻來考驗,夫妻倆始終用站在最前列、沖在第一線的形象詮釋著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攜手隔離 共同抗疫
為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國華電力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部署,該廠統一指揮、積極防控,迅速啟動疫情防控方案,組建臨時備用班組以應對突發疫情。備用班組中有這樣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攜手前行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奉獻著。
丈夫馬國強、妻子劉玉萍,2006年走出校園參加工作,也是在這一年,他們的身份從大學戀人轉變為國華定州電廠一對雙職工,成為電力行業的一分子。經過14年的努力奮斗,馬國強已成長為一名年輕的運行主值,并在2019年國華電力公司仿真機技能大賽中獲得600MW超臨界機組三等獎;劉玉萍作為化學運行值班員,工作積極、細心認真,夫妻倆在生活中樸實熱情,工作上盡職盡責,獲得了同事們一致好評。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需抽調部分人員組建備用班組,實行全封閉隔離生活,夫妻倆商量后決定一起加入到隔離備用班組中,為防疫工作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加入隔離備用班組,就意味著要犧牲對家里兩個兒子的照顧和關愛,大兒子9歲,小兒子只有3歲,在孩子們最需要爸爸媽媽陪伴在身邊的時候,只能通過視頻來看到爸爸媽媽,夫妻來在鏡頭這邊安慰著孩子,“好寶貝,再堅持一下,疫情快過去了,馬上就能見到爸爸媽媽了,咱們一起加油!”作為父母,他們內心有思念,有波瀾,也有內疚,但他們對自己的決定沒有一絲動搖。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多少夫妻“舍小家,為大家”,義不容辭地投身到這場抗擊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無畏的力量充盈著他們的身體,始終向前,他們用堅守和相望迎接著最美麗的春天。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戰役中,他們將幼子托付給老人,逆行奔赴“戰場”最前線;他們加班加點從不計較工作的時長,卻只留給親人寥寥時間。疫情不除,他們不退,舍小家,為大家。雖然他們身處不同崗位,但面對嚴峻的疫情,他們有同樣的目標,那就是:守住初心,牢記使命,堅守崗位,共同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攻堅戰。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