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物業人:做守護武漢的“隱形英雄”
中國電子物業人:做守護武漢的“隱形英雄”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3-30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將迎來“解封”時刻。而在沒有“解封”的日子里,有一群英雄默默守護著武漢市民的日常生活。他們就是中國電子所屬中電光谷麗島物業6695名員工。疫情期間,他們一直堅守一線,熱心服務群眾生活,細心保障社區安全。
許在莉:代購物資3000多次的“麗島李佳琦”
“誰家缺東西,就找許在莉。”疫情暴發后,麗島紫園小區里的所有居民都認識了許在莉——麗島紫園物業服務中心主任助理。特殊時期小區封閉、快遞停運,許在莉決定幫大家“代購物資”。
“我們小區有個400多人的業主群,晚上我在群里征集需求,用小本本記下來,第二天早上統一采買。”許在莉說道。
從1月23日起,許在莉每天開著公司的小貨車,前往兩條街道外采買蔬菜、蛋肉、藥品及其他生活用品,再回到小區門口通知大家領取。物資需求量大的時候,她一天得在小區和店鋪間往返五六趟。
許在莉在小區門口搭了一個“解憂雜貨鋪”,用于暫時存放代購的物資。她還自發采買了一些實用品,比如調味料、香皂、百潔布等,有業主下來取東西,看到了也會順便“帶”一個回家。
整個疫情期間,許在莉幫助小區居民采買了3000多次貨物,貨物數量達數萬個,因為代購的東西便宜、質量好,業主們在群里夸她“帶貨能力強”,是“麗島物業的李佳琦”。
王麗:定點幫扶30戶空巢老人的貼心“小棉襖”
喻園小區一期共752戶,近半數業主都是老人,其中又有一大部分是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生活多有不便。疫情期間,為加強對空巢老人的關心,喻園物業服務中心項目主任王麗主動負責起30戶空巢老人的幫扶工作。
王麗說,和老人溝通必須有耐心,很多時候他們并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有個老婆婆86歲,耳朵聽不見,每次去敲門都敲不開,打電話也總是不接,后來聽她兒子說,老婆婆會在每天中午開門瞧一瞧,我就寫了張紙條,詢問她身體狀況和生活需要,貼在她家的門上,后來老婆婆給我回了個——都好。”
王麗表示,像這種“特殊”的溝通在這段時間里經常發生。一來二去,王麗和這些空巢老人們越來越熟悉,甚至有老人親切地稱呼她“閨女”,由于幫助及時,無論是老人,還是他們的家屬,都對王麗說了許多次“謝謝”,連王麗也記不清有多少次了。
劉松:每天清理45個垃圾桶的管家
融科花滿庭小區一共有300多個垃圾桶。垃圾桶的清理工作無疑是最累、最臟、最危險的活,而物業服務中心首席管家劉松站了出來。
由于小區洋房較多,密度不大,樓棟分布較稀疏,垃圾桶離集中收集點都有一定距離,劉松每天推著一個手推車,分批次將垃圾運往集中收集點處理。一天算下來,他要清理45個垃圾桶,手推垃圾重量達到3600斤。
每次清理垃圾時,劉松會進行一個簡單的干濕分類,再把用過的口罩、紙巾、手套等再次分類,防止交叉感染。
經常和垃圾打交道,劉松特別注意個人衛生,清理垃圾時他會主動避讓同事。清完垃圾,劉松會對自己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消毒,然后再進行其他工作。他說:“特殊時期,臨時找保潔人員很困難,那我必須要上。”
吳俊林:當好小區的“生活保姆”
疫情期間,樓棟的消殺工作尤為重要。“小區的保潔員年齡偏大,免疫力比較差,讓他做我放不下心。”因此,吳俊林決定自己上陣,給已經有確診病例、疑似患者所在的樓棟進行消毒。
除了當上候補保潔員,吳俊林還兼職了“生活保姆”,前往周邊超市,為有需要的業主采購食物、藥品和生活用品,收取快遞,回收生活垃圾。小區里的一名業主評價他:“什么事情他都做了,什么事情他都做好了。”
3月1日,吳俊林和往常一樣來到崗位準備工作,在辦公桌上發現了一個信封,信封外寫著:錦繡江南8棟1單元全體業主自愿捐贈。吳俊林打開一看是10000元錢。
“當知道他們要捐錢給我,我很驚訝,雖然幫他們做了一些事,但這筆錢我堅決不能收。”吳俊林想要退還這筆錢,但各位業主讓他拿著,“最后,我只好以咱們麗島物業的名義,將它捐給了項目上的所有一線員工。”
龍從雄:扎根項目50天未回家,全靠一張折疊床
因為政府辦公樓項目的特殊性,疫情期間,洪山區機關大樓320多名機關人員均在崗辦公。為配合防控指揮,協助進行防疫物資派發等工作,洪山區機關物業服務中心項目主任龍從雄扎根項目,一待便是近50天。
“出于兩個考慮決定住在項目上,一是我們物業在崗人數只有17人,人手不夠。二是會接觸到一些前來求助的病人,所以要加強自我隔離。”龍從雄說,收到疫情防控通知后,他從項目倉庫里找了張折疊床,將折疊床搬到辦公室,回家拿了兩床被子,當晚就住下了。
“高強度的工作和嚴峻的疫情下,還有這么多人在堅守。相比起來,自己的起居不方便倒是小事了。”龍從雄說道。
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在疫情期間卻顯得格外溫暖。他們每天忙碌著,只為方便更多的人,臟活累活搶著干,只為保障更多人的正常生活。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