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團錢杰寐工作室:技術研發助力黃金水道建設
中交集團錢杰寐工作室:技術研發助力黃金水道建設

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5-14
提到長江口航道施工,錢杰寐總有講不完的故事,因為這里是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上航局錢杰寐疏浚船舶管理創新工作室的重要“戰場”。自2016年成立以來,在錢杰寐的帶領下,工作室先后主持參與9項科技研發項目,形成了一批專業針對性強、科技含量高、推廣價值大的科研成果。
實施長江口南槽航道工程是落實交通強國、加快構建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重要舉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水域條件決定了航道疏浚任務的緊迫性和艱巨性。上航局將任務交給了錢杰寐工作室。工作室團隊對工程施工區域水文地質條件以及船機狀況進行研究分析,明確工作重點就是優化施工工藝,節能降耗。針對耙吸船出現不同程度的設備性能下降、輸送系統效率降低、耙頭挖掘土質適應性差、船舶推進力下降等問題,工作室專門對“4500方耙吸挖泥船節能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進行立項,對泥泵、耙頭、螺旋槳及導流罩等相關技術和性能開展攻關。
通過不斷測試,工作室成功研制了與4500方耙吸挖泥船工況匹配的低流量高效率專用泥泵,額定工況效率提升到85%以上;對挖掘式耙頭新型拉桿進行研究,增大耙頭活動罩對地壓力,解決了耙頭在挖掘較硬土質時活動罩翻起的問題;研制了與4500立方米耙吸挖泥船主機匹配的固定和可調螺距的螺旋槳及高效導管,提高耙吸挖泥船推進能力。上述成果的應用,船舶施工效率提高25%以上,萬方耗油降低20%以上,節能增效成果顯著,有效保障航道疏浚作業的順利開展,并獲得4項實用新型專利。
針對當前國內艏吹艏噴施工關鍵技術還是以國外引入的零散技術和經驗為主,缺乏對艏吹的系統性研究,錢杰寐工作室迎難而上,立項“大型耙吸挖泥船艏吹艏噴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進行研究。通過理論分析、模型構建及應用實踐,建立了大型耙吸船艏吹工效計算模型,提高了分析測算精度,形成了大型耙吸船針對不同類型土質艏吹工效曲線,為耙吸船艏吹施工提供技術指導。
工作室還研發了“耙吸船艏吹計算分析軟件”,建立了考慮空氣阻力在內的耙吸船艏噴軌跡線理論模型,提高了艏噴噴距計算的準確性,使耙吸船在施工中獲得最佳的艏噴點和駐船位,將艏噴損失率降至5%以內;形成了攤鋪設備設計方案,輔助耙吸船實現精細化分層吹填,單層吹填厚度達到0.5至0.7米;通過研制一種新型呼吸閥并計算排氣量,解決了現有排泥管呼吸閥排氣匹配的問題,建立了艏吹浮管及錨定受力計算公式,優化了錨定布設方案,提高了艏吹水上管線的穩定性。錢杰寐說,“項目研發成果已成功應用于長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工程等重大工程,提升施工效率10%以上,達到了提質增效和節能減排目的,實現了在耙吸船疏浚吹填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該項目研究共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6項,經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組織專家鑒定,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