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華僑城集團張大磊:直播助農 精準發力賦能黔貨出山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華僑城集團張大磊:直播助農 精準發力賦能黔貨出山

文章來源: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6-03
3小時賣出1.2萬枚“水姑媽”咸鴨蛋,“五一”期間這款鴨蛋更是相比去年增銷20萬枚!這是華僑城集團派駐貴州省三穗縣掛職的扶貧干部張大磊近日在重慶交通廣播的直播帶貨創下的“戰果”,也是他以直播帶貨推動當地農創產品從“田間走向餐桌”的成功探索與實踐。
“水姑媽”咸鴨蛋是張大磊在三穗縣打造的農創品牌之一,而在他的帶動下,三穗縣用不到一年時間成功塑造了十余個農創品牌,直接幫銷200多萬元,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華僑城掛職扶貧干部張大磊到皮蛋存儲車間調研。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較大范圍的農特產品面臨滯銷困難挑戰。習近平總書記3月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要切實解決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組織好產銷對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
“春季是三穗猴頭菇產量最大的時候,一旦滯銷,保鮮期較短的鮮菇便會腐爛。”面對當地農產品賣難的窘境,張大磊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于是他一方面通過國資委平臺和企業渠道協調滯銷農產品采購,另一方面積極發揮其在華僑城積累多年的品牌營銷經驗,努力拉來220余萬公益廣告贊助,在貴州、深圳、重慶等地全面鋪開宣傳,并多方聯系銷售資源,想方設法為菜農們打開新銷路。目前,三穗縣猴頭菇銷售已趨于穩定,累計銷售額達50余萬元。
2019年4月,任職重慶華僑城總經理助理的張大磊,經過華僑城集團選聘成為三穗縣掛職扶貧干部,協助分管招商、定點扶貧等工作。掛職伊始,張大磊通過實地走訪和調研發現,受縣域面積和產業配套等限制,三穗縣的農產品存在規模性不強、儲藏運輸不便、且價格偏低和缺乏品牌效應、季節滯銷風險性大等諸多產銷不利因素,但良好的環境使得“苗侗山珍”具有品質的稀缺性,可以成為產業扶貧方面有利的抓手之一。張大磊表示,“如果能打通‘從田間到餐桌’的全流程,不僅能夠讓更多的‘黔貨出山’,還能提高產品的經濟附加值。”為此,他從“產品選育、產業提升、農創孵化、品牌通路”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并帶動當地打出“農創+直播帶貨”的新組合拳,推動三穗縣的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
三穗縣八弓鎮新美村新種植的玉紅桃,是張大磊做的第一個農創品牌嘗試。他首先將產品的外包裝、品牌標識等進行一輪優化提升后,再為其賦予“秘境莊園”品牌故事,讓鮮有人知的三穗玉紅桃,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不僅提高了產地價格,還賣到了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品牌建立起來后,新美村100多畝玉紅桃成熟后不到一周時間就全部售罄,這讓第一年掛果就實現增收的新美村村民連連點贊。
精準扶貧靠產業,產業扶貧靠品牌。“秘境莊園”品牌的首次嘗試給了張大磊極大的信心,于是越干越起勁,在他的推動下,“金秋梨”“三穗鴨”“寨頭苗繡”“十九號高山綠茶”“古壇洞藏咸鴨蛋”“林開花”等一系列新農創品牌不斷誕生,使當地農特產品有了持之可用的市場品牌,農業生產也逐漸從簡約、粗放向集約、規模化發展。特別是“林開花”寨頭苗寨的蜂蜜品牌,張大磊從養蜂場開始幫扶,又推動建立蜂蜜加工廠,疫情期間還協助合作社取得了黔東南為數不多的蜂蜜品類食品生產許可證,并聯合藝術家張春暘、深圳晚報、華僑城歡樂港灣,建立聯名設計的跨界款蜂蜜品牌,目前已經實現2000多單的銷售量,銷售額超過20萬。
隨著農創品牌有了具體實踐,張大磊開始探索“農創+直播帶貨”的新路徑。除了親自上場賣鴨蛋,他還和重慶交通廣播直播間合作,以“交廣鮮農”為載體進行直播帶貨,賣出了3000多斤“金秋梨”。春節期間,參與當地扶貧電商平臺“D球村”三穗生活館精心制作的“庚子鼠年”農創大禮包也被他帶進直播間,實現了1000多萬的銷售額……諸如此類的“帶貨”舉措,不僅幫助三穗縣的農特產品打開了一定的外部市場,更實打實地讓當地村民直接受益。“種得出,要賣得掉;賣得掉,也要賣得好。如今這個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其實從2019年開始,我就已經在實踐直播帶貨了。”張大磊坦言。
從企業管理人員到貧困縣脫貧攻堅一線,張大磊在掛職三穗縣的一年多時間里,深入踐行華僑城集團精準扶貧“六大路徑”,嚴格推進華僑城在三穗縣教育、民生、醫療、產業等領域的定點幫扶工作。除了帶隊外出招商外,張大磊個人為三穗縣引入電商企業2家,引進投資近400萬元,直接幫助銷售農產品超200萬元,為60多名貧困學生組織募集了40多萬元助學金,還多次自費購買生活用品看望貧困群眾。2019年,張大磊被評為“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優秀援黔東南干部”,今年又被組織推選參評“貴州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
在以張大磊為代表的華僑城扶貧干部及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三穗縣已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摘帽不摘責任,持續鞏固三穗縣脫貧成果,2020年華僑城還將不斷創新幫扶舉措,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續寫央企擔當。”張大磊表示。今年以來,華僑城在非遺扶貧、產業扶貧等方面有了新進展,例如在非遺扶貧方面,挑花苗繡非遺傳人萬妹度工作室在華僑城華東集團的幫扶下即將竣工,萬妹度非遺苗繡文創品牌呼之欲出。在產業扶貧方面,華僑城集團幫扶的瓦寨三穗鴨新型籠養項目已實現出欄,蜂蜜基地也進入蜂養階段。張大磊表示:“未來,華僑城將在‘六大路徑’幫扶思路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為美好生活賦能。”
點擊圖片 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