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孟崇禮:駐村第一書記的這五年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孟崇禮:駐村第一書記的這五年

文章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06-10
2016年3月至今,南方電網云南文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派駐到丘北縣雙龍營鎮普格村的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孟崇禮,已在普格村駐守了5個年頭。文山全州845個駐村第一書記中,像他一樣在貧困村堅守5年的,僅有10人。
1969年出生的孟崇禮并不年輕了,駐村前他是云南文山電力公司丘北分公司配電工,當文山電力黨委將駐村扶貧的重任交給孟崇禮時,經過幾番思想斗爭,孟崇禮還是選擇了踏上去往普格的征程。
孟崇禮是文山丘北人,早些年在家務農,面朝黃土背朝天,因各種天災人禍,連溫飽都難以保障。直到1998年入職文山丘北縣電力公司雙龍營電表站,成為一名電力工人,生活才逐漸有了改善。“我也是吃過苦受過窮的人,既然有了這樣的政策和機會去幫助家鄉人民改變現在的窮苦現狀,我愿意竭盡全力一試。”
干,就要干好!不熟悉情況,就逐村挨戶地走訪;車到不了的地方,就靠雙腳走,用腳步丈量群眾奔向小康的距離,也探清了村組貧困的深度;不熟悉工作,就擠出時間來學習,回公司匯報,跑部門聯系,在最短的時間內吃透扶貧政策,理清思路,拿出工作方案……1500多個日日夜夜,孟崇禮在普格村20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之間來回奔走,把1030名貧困群眾當親人,以全村脫貧致富為己任,真心實意為普格村脫貧尋出路、謀發展。
村里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孟崇禮主動向文山電力丘北分公司匯報,積極為普格村爭取電網改造政策,解決普格村用電問題。只有9戶人家的長別村距交通主干道5.6公里,簡易的土路晴通雨阻,嚴重影響群眾出行,制約產業發展。孟崇禮又想方設法多方籌措30余萬元修繕道路,為農村產業發展打開運輸通道。
道路平整后,孟崇禮和村民一起因地制宜發展林下土雞養殖,指導彌勒村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63戶貧困戶發展生態豬養殖。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長別村戶均存欄已達到300至500只的規模。村民們擔心土雞、生態豬賣不出去,孟崇禮又積極推動文山電力公司“以購代捐”,解除農戶后顧之憂。
孟崇禮抱著能讓村民致富的大公雞,笑容燦爛。(廖潔 攝)
精準扶貧重在精準。在推進全村脫貧攻堅中,孟崇禮謀劃好產業發展的大事,也不忘一戶一人的小事。2016年底,孟崇禮到彌撓村了解村民住房情況,了解到夏明春一家五口都住在擁擠的危房里。夏明春夫婦都是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有3個孩子,二女兒也身患殘疾。每戶5萬元的建房貸款因為被農村信用社認定為沒有償還能力而遲遲沒有著落。孟崇禮多方奔走,為夏明春爭取到危房改造補助和殘聯補助6萬元,向文山電力公司協調到4.16萬元建房資金,又聯系身邊朋友籌措到20噸水泥,最終幫助夏明春一家建好了新房。
5年的時間,可以改變什么?孟崇禮給出了答案——普格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D級危房從560戶到清零;17個村寨入村入戶道路全部100%硬化;17個村水質水量完全達標,其中12個村完全滿足集中供水條件,5個村每家每戶建立小水窖;從前臟亂差的居住環境如今達到“五凈一規范”標準。
扶貧產業正在發展,全村前往江浙滬等地區務工人員達到30%以上。田間地頭除了種植玉米外,生姜、烤煙也為村民增加了收入。兩個農村合作社建成后,村民產業收入從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萬元。2019年底,普格村貧困發生率由18.5%降至1.32%,1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974人順利脫貧。
在村民王樹閔家,孟崇禮向苗族群眾宣傳如何防止食用野生菌中毒。(廖潔 攝)
“在普格村5年,那些竭盡全力想方設法為普格老鄉謀出路的日子,很辛苦,也回味無窮。看到普格村現在一天天在變好,老鄉的臉上笑容越來越多,我不敢說讓老百姓完全滿意了,但我問心無愧。”孟崇禮說。
點擊圖片 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