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7-06
“48,49,50,人齊了。”6月17日一早,雖然之前已經培訓過多次,出發前,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所屬北京航天總醫院護理部陸春慧主任還是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囑咐著同事們,生怕有所遺漏:“天氣炎熱,你們務必照顧好自己和同伴。”
6月16日,北京市豐臺區衛健委發布緊急通知,從轄區各相關醫療機構抽調醫務人員,組建核酸檢測采樣及血清抗體檢測應急隊伍。航天總醫院立刻行動,迅速組建了由50名護理人員組成的咽拭子采樣和抗體檢測隊伍,隨時待命。
這50位“天使”從早上7點到深夜11點,每天連續奮戰17個小時。中午時,氣溫35攝氏度,地表溫度高達40攝氏度,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里面的衣服被汗水完全浸透;夜間,溫度驟降,汗濕的衣服貼在身上,簡直冰冷刺骨……這就是新發地疫情發生以來,北京進入非常時期后,北京航天總醫院負責支援社區核酸采集的護士們最尋常不過的工作狀態和環境。
同樣的,東高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投入了戰斗。6月13日,鄒磊和張維曉第一時間被緊急派往新發地市場參與采樣工作。從接到任務到出發,她們僅僅用了10分鐘。到達新發地后,她們便馬上展開工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4點,不吃不喝連續工作了13個小時。
“凌晨2點接到通知,7點集結出發檢測點。沒有一句怨言,這就是我們東高地社區人。”“累了小坐一會,困了瞇瞪一下,輪番上陣,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還不忘苦中作樂,這就是我們東高地社區人。”“雖然滿心疲憊,腳步卻鏗鏘有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長黃娜在朋友圈這樣記錄了自己的感受。
從6月15日起外出采樣,她們基本都是“連軸轉”。為了節省時間,黃娜一直住在醫院,9歲的兒子第一天晚上給媽媽發了數條消息,卻一直沒有等到回應,直到孩子睡著。黃娜凌晨4點多結束工作,看到消息,忍了又忍的眼淚還是落了下來。
6月16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王穎韜,帶領社區中心9名醫務人員在花鄉黃土崗采樣。換班期間,她脫下防護服,在路邊長椅上一坐下就睡著了。
支部書記王海燕已年過半百,忍著腰痛,在烈日下維持隊伍秩序,保證試劑、咽拭子等物資及時供給。
趙承恩主任是東高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大家長”,護士們外出采樣,他全程帶隊,對大數據指定檢測點進行試劑清領和定點數據報送。同時,利用工作間隙處理來自四面八方的文件。疫情發生以來,他沒有時間回家,一直住在醫院。17日早上,愛人前來探望,帶來換洗衣服,由于時間緊迫,趙承恩就當街快速換上上衣,匆匆趕往下一個戰場……
雖然一天下來,雙手被手套捂得脫皮發白,鼻梁、臉頰被口罩系帶勒出深深的痕跡,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下,衣服全部濕透,可這些航天白衣戰士們卻沒有任何怨言,她們在朋友圈笑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駐扎單位,死磕到底!”她們集體睡在醫院,笑呵呵地說:“我們還是學生時代曾經那個少年。”
除了支援新發地、東高地社區等核酸采樣工作,東高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日常診療仍在繼續。由于航天總醫院近日核酸檢測需求激增,門診打針輸液的工作被轉移到社區中心。她們靠彼此、靠信念、靠意念支撐下來,“牙能咬碎,但不能輸。”
平日里,穿上裙子,扎起馬尾,她們是愛美愛生活的“小姐姐”;疫情來臨,穿上防護服,拿起咽拭子,她們是守護生命、勇敢堅強的“女戰士”。
從冬到夏,穿越嚴寒與酷暑,航天總醫院這群美麗的白衣戰士,與新冠肺炎疫情“死磕到底”,牢牢地守衛著人民的健康安全。驕陽下,她們持續奮戰抗疫一線的身影閃著光,發著熱,透出希望。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