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人民網 發布時間:2020-07-23
入夏的這場雨,時間下的有點長。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個多月還不見盡頭,讓人都有點發霉的感覺。近段時間,隨著水量的飽和,各種災害也接踵而來。湖南屋脊壺瓶山,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達200多座,這里溝壑縱橫,地質條件復雜,洪水引發的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給國網常德供電公司壺瓶山供電所的“電騾子”們帶來了更多的考驗,“電騾子”精神在洪水中再一次閃耀出迷人的光芒。
擔當——雷家山24小時復電
“田所長,潘坪雷家山地質災害點儀器監測顯示山體異常,請協助做好該處群眾家中電表的退運。”7月4日,南北鎮安委會負責人打來電話。
情況緊急,壺瓶山供電所所長田家賜放下手機,一邊安排值守人員立即進行電表退運,一邊立即開車前往雷家山。雷家山地質災害點經過一個多月的雨水浸泡,已經出現很多的異常跡象。趕到現場,雨還在下,壺瓶山供電所外勤三班班長周長勇和臺區經理殷伍兵已經在開始逐家逐戶對電表進行處理。田家賜認真再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后又冒雨和周長勇一起爬到山上檢查災害點線路情況。回到所里,田家賜又和安全副所長王維一起制訂了應急預案。
7月6日16:40,安裝在雷家山的北斗監測系統發出警報,政府工作人員開始對雷家山采取交通管制,完全限制人員通行。
“快、快、快……山體滑坡,35千伏泥果線和10千伏果峰線趕快停電!”接到現場周長勇打來的電話,王維立即和調度聯系,迅速完成兩條線路的停運。
16:50,雷家山的山體終于不堪重負,滑坡發出巨大“轟轟”聲音。頃刻之間,山上的大樹、茶園隨黃色山土、泥巴傾瀉而下。往日熟悉的公路、房屋、電線桿整體緩慢沖向山谷。房屋倒塌揚起的灰塵彌漫在滑坡現場。提前疏散出來的群眾趕緊退往離滑坡點更遠的地方。
不到兩個小時,這個石門縣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最大規模山體滑坡導致5間民房被吞沒,1個小水電站被毀。滑動面長度達600米左右,滑坡土方約300萬立方米左右,沖垮路面300米,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因為處置得當,未因電而發生次生災害。
等滑坡的塵埃落定,田家賜、王維、周長勇等人立即開始對現場地上的導線進行清理,對滑坡地兩端的線路受災情況進行檢查。
“我們一定以最快的速度讓受災的群眾用上電!”當天夜里參加政府災后應急指揮部緊急會議的田家賜嚴肅表態。另一邊王維已經開始按照應急預案準備第二天搶修復電的材料。
7日,田家賜、王維各帶一隊“電騾子”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趕往受災地點兩端同時開展搶修工作。下午4時,不到24小時,整個受災地段的群眾均恢復供電。紅色的共產黨員服務隊馬甲成為雨中的風景。
“這幾個電工在桿子上淋了幾個鐘頭的雨,喊他們下來躲雨都不下來!”作業點附近的村民楊紹蘭很心疼這些“電騾子”。
團隊——挺進百溪河
百溪河村,一個封閉的原始土家村落。這幾年國家脫貧攻堅才通條公路。零星50多個戶分散在幾座大山上,平時這里的溪流中只有一點點流水。7月6日的夜里,6個多小時的暴雨,兩邊山上的洪水匯聚,陡漲的洪水咆哮著沖向穿村而過的小河。巨大的能量推倒了河中兩根20多米高的河柳樹,北溪河村一下子陷入黑暗。更糟糕的是7日凌晨,進村的道路又被滑坡的土方給隔斷了。
“先繞道進村里去把情況摸清楚,把現場照片拍好,道路一疏通,立馬派人進去搶修。”正在雷家山搶修的田家賜用電話通知外勤二班班長龔佑鑫,“注意安全!”
龔佑鑫收拾好工具包,和臺區經理王圣朋一起出發。進到村里,兩個人仔細地查看了供電線路受損情況,由于需要更換電桿,搶修只能等到道路疏通之后。龔佑鑫和王君君又逐家逐戶打電話,告知群眾災情情況。同時將現場情況和復電所需材料報告給了王維。
連夜,從雷家山搶修回來的王維和同事們便不顧勞累一起準備好了材料和工具并裝上了工具車。得知要到北溪河搶修,黨員舒勇和青工伍瑞載、向彬彬也主動請纓。
8日一早,“電騾子”共產黨員服務隊便整裝出發。一路上,處處都是山上沖下來的石塊,還有很多護欄被山石給砸壞。“一看二查三通過”,大家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饒是這樣,在進入北溪河村的新修公路上,工具車還是被開山炮留下的尖銳石塊給爆了胎。二話沒說,大家迅速用隨車工具更換備胎。
快速通過剛完成清淤工作的滑坡地段,很快就到了搶修目的地。小雨還在下,王維站隊分配工作任務,田家賜交代完安全注意事項。大家立即分頭行動。
搶修地點在峽谷口的河道邊上,村主任盧龍海已經帶著幾位村民在協助挖電桿坑。王維和龔佑鑫淌著水到河道里把大樹壓到的導線清理出來,又從村民家里借來電鋸把旁邊一根已經快要傾倒的高樹進行了處理。
另一邊桿上作業的人員也用吊車把電桿裝到位,迅速開始安裝各種金具,將斷掉的導線連接好,調整弧垂度。雨時大時小,整個人身上一股餿味兒。
大家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現場把關的田家賜認真的審視著每一個作業點。
峽谷、青山、云霧為背景,“電騾子”共產黨員服務隊仿佛在云中開展作業,“1、2、3!1、2、3!”大家吆喝的號子聲更顯這支隊伍的團結。
下午5:20,所有搶修任務均竣工,北溪河村全部恢復供電。收拾完工具,大家又趕往大嶺村完成1處電桿的護坡工作。
大愛——洪水中的連心橋
7月6日下午,壺瓶山供電所“電騾子”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賈海歐按照所里的工作安排,來到了大城村巡視該村的高低壓線路。
連日的暴雨,很多公路都被沖毀,賈海歐只能棄車步行。還好,他穿了一雙深筒靴,防水又安全。
大城村有4臺變壓器,全部巡完要6個多小時。近中午的時候,雨突然大了起來,到處山上的水匯集到低洼地帶,小溪溝里的水更大了,好幾個地方賈海歐都只能從山上繞道而行。幾個客戶邀請他到家里休息等雨小了再走。賈海歐擔心線路,婉拒了他們的好心。
走到大城3號臺區附近,公路上的水流已經很急了。
這時賈海歐注意到了路邊站著三位老人,他償望著公路卻不敢動身。一問才知道老人們出來串門,水大了,老人體力不好過不去了。
“我來背你們過去!”賈海歐很干脆地對老人們說。
“這怎么行?莫耽誤你搞事了!”
“沒事,沒事,送你們過去,耽誤不了幾分鐘。”
賈海歐彎下腰就把夏萬清老人背了起來,洪水夾雜著很多卵石,很不好走,賈海歐用靴子一步步地試好路,穩穩地將老人送過了河。
他又轉回來接其他兩位老人。
“我年紀大了,在水中間看到水流動就發暈。真是感謝你了!不是你,我們幾個只有在那邊干等了。”有眩暈癥的李秀英老人連聲說謝。
“沒事,再過去沒有水了,你們慢走!”
“我要把這個‘電騾子’拍下來,發到網上去。”已經過河的夏石清老人拿出手機記錄下了溫馨的一幕。
告別老人,賈海歐繼續巡線。遇到路上的大石頭,他就移到路邊上。看到沖下來的泥巴堵住了排水溝,水流到了莊稼地里他又用手將排水溝疏通。
洪水來襲,“電騾子”們更是忙碌了。客戶家里線路半夜里發生故障,諶官龍套上工作服務5分鐘趕到現場處理。后路坪村,駐村扶貧隊員漆紹英冒雨和村里干部一起到貧困戶家里檢查是否有隱患。泉坪村,王君君替老人更換完漏電保護器,返回途中被山洪阻隔……洪水中,“電騾子”用大愛筑就一座連心橋。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