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8-04
1979年12月,中國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試驗堆(以下簡稱:高通量堆)順利建成,它的建成和投入運營標志著中國核反應堆工程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座被譽為中子通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研究堆的國之重器,承擔著我國主要的核燃料元件輻照考驗、堆用結構材料輻照試驗等重大任務。
剛剛起步的高通量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難度和挑戰,在當時中國核工業尚不發達的時代背景下,如此龐大復雜的核設施系統要安全穩定運轉需要極其扎實可靠的運行本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一所493室運行組“應運而生”,成為這座國之重器的“安全衛士”,肩負著使高通量堆安全穩定運行,圓滿完成黨和國家下達的各項輻照考驗任務的重要使命,為我國核能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如今,40年過去了,首批值班長:陳焦海、肖德福、王鏡湖、張俊學、陳文德等因為高通量堆的安全運行做出卓越貢獻,被永遠載入了高通量堆的功勛歷史。石雷剛、劉兵、賴立斯、張江云、王文龍、蔡文超、趙鵬、劉震、雷鳴等23名后繼者,也早已接過前輩手中的重任,繼續前行。1月15日,在中核集團“紀念核工業創建65周年暨先進人物頒獎晚會”上,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一所493運行班組獲得“奮進中核人”稱號。
初心:“干一行,就是要愛一行”
核安全就是核工業的生命線,高通量堆作為一個工具堆,從1979年底首次物理臨界開始,已經安全穩定運行40年。近年來,為了保障常年高功率滿負運行的高通量堆的安全,全年365天都有人值守,即使是春節,運行人都是和高通量堆一起過年,石雷剛便是今年春節值班的運行人之一。
“自嘲”是目前高通量堆運行團隊里面最“老”的人的石雷剛,其實今年才48歲,標準的“核二代”,父親曾經一直在一所工作。石雷剛從小在核動力院長大,受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對核動力院有種難以割舍的情感。1997年大學畢業后,石雷剛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大山深處,這一待就是23年。
初見石雷剛,他臉上始終保持著微笑,說話也是不急不緩,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心態很平和的人。“做運行工作,每天面對的都是大量的參數,要監控、分析、判斷,從而保障反應堆安全,在這種高壓環境工作久了,再急躁的人,心態都會被鍛煉好的。”石雷剛笑著說。
保障核反應堆安全,是運行人最大的責任和使命,石雷剛盡管已經是有豐富經驗的運行人,但依然堅持日常培訓、演習。“不管做多久運行,時刻保持警惕性是必須的,培訓、演習,‘三年一換’的執照考試都是運行人保持高精準工作的關鍵,只有熟悉每一個操作,才能保證不出一點錯誤。”石雷剛說,最開心的事就是安全忙完一天的工作,最驕傲的事就是在運行崗位工作二十多年,保障了高通量堆一直安全運行。
當問到石雷剛,在這個枯燥又高壓的運行崗位,待了二十多年,累嗎?想沒想過換一個崗位?石雷剛毫不猶豫地說:“肯定有累的時候,但是我更愛運行這份工作,干一行就是要愛一行。”
談到未來的打算,石雷剛說:“希望一直在運行崗位干下去。”
堅守:“保障高通量堆安全高效運行是我們的責任”
“我是賴立斯,現在二次水流量波動較大,請立刻檢查你們的設備,并把檢查結果報告主控室。”這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第一次開堆,相對以往,這次開堆更加的復雜,系統準備工作必須慎之又慎,出不得任何差錯,高通量堆值班長、運行組組長賴立斯在開堆前系統準備中發現異常,給反應堆二次水供水泵房下達命令指示。
值班長是反應堆運行的最高指揮者,也是確保反應堆安全運行的關鍵因素,必須通過一關一關考核選拔、一爐一爐的實操歷練、一天一天的經驗積累,最終才能進入反應堆運行團隊的塔尖。反應堆實行值班長負責制,值班長要負責如此復雜的系統安全運行,重要性和壓力不言而喻。
2010年賴立斯從武漢大學畢業來到一所,這一干就是10年。當同批次的同事紛紛調離了運行崗,賴立斯卻選擇一直在高通量堆的運行崗位上堅守。千個日夜的帶核運行經驗,敏銳的安全意識,賴立斯已然成了這個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團隊“領頭羊”。
2020年,已經40歲“高壽”的高通量堆即將迎來第四次核安全審查,通過審查后,反應堆的壽命有望繼續延長。“高通量堆是國家重要科學試驗平臺,承擔著很多重要任務,延長壽命非常重要。”在無數個運行的日夜里,賴立斯帶領著運行組,對反應堆各系統設備、儀器儀表進行檢查準備,確保它們滿足要求。
賴立斯常說,守護高通量堆的安全,是運行人的責任,能將自己有限的青春與高通量堆這座國之重器聯系在一起,是一種幸運,然而,擁有這么一群忘我奉獻、不斷奮進的運行人,何嘗不是高通量堆的幸運,是他們每一個平凡而又堅守的一天,鑄就了國之重器的40年。
傳承:“能為國之重器高通量堆安全運行盡一份力,我感到很自豪”
2019年7月,剛剛跨出大學校門的孫彪成了高通量堆的一名運行人員。“這里雖然沒有外面的繁華,但是這里的環境更能讓我靜下心來學習。”還有兩個月就要考操縱員執照的孫彪,充滿了信心。
在入院面試的時候,核工程和核技術專業畢業的孫彪其實有很多可以選擇的崗位,但是最終他選擇了運行崗。“運行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崗位,在這里我能學到更多以前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能為國之重器高通量堆的安全運行盡一份力,讓我感到很自豪。”孫彪笑著說。
因為住的地方離高通量堆較遠,輪到早班的時候,孫彪早上6點多就要起床,趕上7點的班車。作為助理操縱員,孫彪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著前輩去巡視廠房,檢查設備,處理問題,這也是他最期待的事情,“現場是最好的課堂,能跟著前輩跑現場,處理問題,對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剛出校園的孫彪像海綿一樣吸取著各種專業知識。
談到對工作的安排,孫彪說,希望繼續在運行崗位上學習,做出成績,也希望有機會多參與操作規程的編寫和燃料裝載方案等的科學研究,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為高通量堆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是一代代運行人傳承下來的使命感和深入骨髓的核安全理念,高通量堆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累積帶核運行積分功率遙遙領先國內研究堆,在世界研究堆運行功率史中也雄踞一流行列。同時,運行組還為運行管理部門培養和輸送了大量調試、運行和管理人才,為核動力事業的向前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這些堅守的核動力院人,這些核安全衛士,用值班室的燈光點亮了每個運行的夜空,守護著核反應堆的安全。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