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劉建強:成就感源自村民的幸福感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劉建強:成就感源自村民的幸福感

文章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08-03
一張張幸福的笑臉、逢年過節時的一個個問候電話,是劉建強駐村的日子里最深切的感動。
2019年5月,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供應鏈管理部副總經理劉建強接過上一任駐村干部的接力棒,到井美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繼續鞏固住房、教育等基本民生保障,創新產業發展思路,持續鞏固和深化脫貧攻堅成果。
劉建強(左)與村民李細弟一起喂魚(方虹 攝)
揭陽市揭西縣大溪鎮井美村為廣東省省定貧困村,同時也是南方電網公司總部的定點扶貧村。2016年4月起,南方電網公司對該村實施幫扶,繪制脫貧攻堅路線圖,強基礎、補短板、興產業,讓井美村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脫貧之路。
剛到村里開展工作時,為了能詳細掌握情況,劉建強揣著筆記本走遍村里每一個角落,實地查看貧困戶的住房和產業發展情況,筆記本上記滿了貧困戶的事情:農產品銷售問題、人居環境問題……
貧困戶李細弟家在井美村的一處半山上,房屋年久失修,采光極差。每逢雷雨天氣,房屋還會出現滲漏,一家人住得提心吊膽。走訪了解這一情況后,扶貧工作隊制定出詳細的改造方案,經過整體加固、墻面粉刷等工序,在今年4月完成了李細弟家的房屋修繕。
李細弟只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一年來,劉建強帶著扶貧工作隊全面梳理居住條件差的貧困戶名單,采取加固等方式,幫助8戶貧困戶改善了居住條件。居住條件的改善,只是基本的保障。如何讓貧困戶穩定脫貧,才是劉建強的心頭大事。
井美村人多地少,全村1948人只有325畝農田、50畝旱地。結合這一情況,扶貧工作隊決定帶動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繼續發揮好原生態甲魚養殖扶貧示范基地的產業效益;通過“散種統售”方式,鼓勵引導井美村擴大姜薯種植產業規模;根據幫扶戶自身發展愿望和原有家庭產業基礎,支持21戶貧困戶發展不同的種養殖產業,幫助貧困戶年戶均增收2403元……
本村土地資源有限,劉建強就把眼光放到村外,與當地農業龍頭公司合作,利用鄰村土地資源共建蔬菜基地。該基地占地1500畝,采取“公司+電商+集體+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運營種植蔬菜,全年總產量可達4000噸。“今年預計能為村集體增加15.6萬元的收入,增加兩個穩定的就業崗位。”劉建強說,下一步還將與其他企業合作共建扶貧車間,將扶貧車間作為井美村特色農產品檢測、分揀、包裝的平臺,帶動農產品品質提升。
由于不通機耕路,井美村不少地都撂了荒。為解決這一難題,劉建強與扶貧工作隊隊員、村兩委干部通過征求各方意見,投入專項資金,于今年4月建成了1.63公里的機耕路及修建農田水利灌溉設施,新開發利用林田荒地超60畝。
嶄新筆直的村道,鳥語花香的井美村文化廣場、金鳳廣場……如今,漫步在井美村,隨處可以感受到基礎設施、村容村貌、致富產業給這個小村子帶來的變化。2019年底,井美村56戶204人順利脫貧。
“扶貧真不真,群眾心里都有桿秤。”劉建強如是說。
點擊圖片 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