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東帝汶輸送“中國溫度”的青年團隊
為東帝汶輸送“中國溫度”的青年團隊

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8-06
東帝汶地處東南亞努沙登加拉群島最東端,西鄰印度尼西亞西帝汶,東南方與澳大利亞隔海相望。從世界地圖上看,是一個不起眼到不用心去找就根本找不到的小島國。2002年,東帝汶成為了亞洲最年輕的獨立國家,我國是第一個與之建交的國家,2009年,中核二二公司入駐東帝汶。
從東帝汶國家電網EPC項目到東帝汶國家電網運維項目,十多年來,中核二二公司參與并見證了東帝汶的成長。與之共同成長的,還有這樣一個青年團隊---安裝運維管理部。
這是一個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年輕團隊。他們業務能力強,解決問題快,處理過的大大小小的電網問題不計其數。他們積極參加各類組織活動,年輕有活力。疫情期間,他們毅然決然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和東帝汶國家電網的運維檢修工作,勇敢有擔當。
作為東帝汶分公司的一線生產部門,安裝運維管理部每周都會提前做好檢修工作安排。他們就像是醫生,為東帝汶全國9座變電站和1個調度中心定期做好“身體檢查”,累計處理缺陷問題千余個,確保了東帝汶國家電網的健康、穩定、持續運行。
團隊中的青年員工們不怕臟、不怕累,既當管理人員也當一線工人。爬得了絕緣子,鉆得了排污井,做得了試驗,修得了變壓器,每天檢修回來,都可以看到他們衣服上泛白的汗漬,小伙們原本白凈的皮膚也曬成了健康小麥色。干完這些臟活、累活、技術活,還得整理好數據、照片做成簽證資料,報給業主簽字確認。從白天到黑夜,從現場到內業,始終忙碌不停歇,正如他們所說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
在現場,經常可以看到青年員工們不厭其煩講原理,一遍一遍做演示,耐心為業主解答檢修工作中的各種疑難問題,語言不通也阻擋不了他們溝通交流。不太熟練的英語加上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他們戲稱這種交流方式為“包學包會”。
在一次全國大停電的檢修任務中,為了盡快給東帝汶居民送上電,小伙子們頂著烈日高溫,爭分奪秒地從正午一直奮戰到日落。他們汗流浹背,顧不上吃飯喝水,最終順利完成了檢修任務。
“有你們在,我們放心!”自信的笑容、高效的執行力讓業主一次次為這個年輕團隊豎起大拇指。業主的贊揚給了他們鼓勵,同時也給了他們動力。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繼續發揚優良作風,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