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風雨扶貧路 拳拳赤子心
——記通用技術集團派駐內蒙古商都縣掛職干部陳耀
——記通用技術集團派駐內蒙古商都縣掛職干部陳耀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風雨扶貧路 拳拳赤子心
——記通用技術集團派駐內蒙古商都縣掛職干部陳耀
——記通用技術集團派駐內蒙古商都縣掛職干部陳耀

文章來源: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08-13
遠處天邊飄過朵朵白云,一眼望不到邊的茫茫草原,以及那不時刮起的瑟瑟寒風,一股特有的厚重與滄桑感撲面而來,這就是2016年陳耀來到正處在脫貧攻堅關鍵期的商都縣時最初的感受。四年多的寒來暑往,他撲下身子,真抓實干,下苦功夫,啃硬骨頭,以實際行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示精神。2020年3月,商都縣實現“脫貧摘帽”,他兌現了自己“不看到商都縣全面脫貧決不回還”的誓言。
使命點燃激情 責任扛起擔當
2016年初,時任通用技術集團所屬中輕公司通用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的陳耀被選派到集團定點幫扶的內蒙古商都縣,掛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商都縣位于內蒙古中部,屬國家級貧困縣,燕山—太行山扶貧攻堅片區縣和自治區級深度貧困縣,基礎差、底子薄,是全市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旗縣。投身扶貧工作,既是組織安排也是個人追求。從一名與外商談判、講“洋話”的商務人員,到一個經常雙腳沾滿泥、用“土話”與老鄉親切拉家常的扶貧干部,巨大的生活落差并沒有使他后悔過自己的抉擇,反而點燃了他的激情。
為全面了解商都縣的經濟社會情況,陳耀驅車跑遍所包鄉鎮的每個自然村,入戶了解當地干部村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掌握、督導檢查基層扶貧工作,與駐村干部同吃同住,竭盡全力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在陳耀的帶領下,這里不但進行了危房改造和易地移民搬遷,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他還帶領群眾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增加村集體收入,切實為貧困戶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他一次次觸碰攻堅難題,提出教育脫貧、體育發展、產業扶貧、招商引資的思路,主動建言獻策,推動集團和商都縣各層面的溝通交流,建立起暢通的協作機制。為了堅守讓商都縣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那份初心,在第一期掛職期滿后他又主動申請延續二期,確保集團幫扶項目順利實施。
用愛播撒希望 用心澆灌花朵
作為分管商都縣教育的副縣長,陳耀堅持“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的工作思路,想盡一切辦法提高當地教育質量和水平。由于家庭的貧困,讓這里一些孩子放飛夢想的腳步變得蹣跚。陳耀深入商都縣所有城鎮學校和偏遠鄉村中心校,就全縣教師年齡結構老化、骨干教師和優質生源流失、學校管理、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教育經費來源及分配等情況進行詳細調研,做到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他特別關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和他們的待遇保障,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017年,陳耀向集團建議在商都縣設立“中國通用技術教育發展基金”,用于表彰一線優秀教師和品學兼優家庭貧困學生,確保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2016-2019年,商都縣新招聘231名教師,緩解了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的困難。在他的推動下,國家各項資助政策以及集團幫扶項目和資金得到全面落實,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子女無因貧失學、輟學現象發生。
一個地區的貧困往往伴隨著惡劣的自然環境,商都也不例外。這里經常是狂風肆虐,“一年刮兩次,一次刮半年”,風雪中孩子們在室外上體育課一直是個大難題。2017年,陳耀向集團建議投入資金為援建的商都縣通用小學修建一個氣膜綜合運動館,以解決冬春季風大孩子們上體育課難的問題,得到集團的大力支持。2018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投資600多萬元的氣膜館投入使用,學生們終于可以在溫暖、寬敞的運動館中上體育課了。看著一張張笑容燦爛的面龐,真的很難想象這所小學里395名孩子中,竟有243人來自單親和留守家庭,而其中的61人還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子女。2019年,集團又資助800萬元幫助商都縣回購第五幼兒園辦成公立幼兒園(已更名為“商都縣通用幼兒園”)。“這真的是國貧縣的小學和幼兒園嗎?比城里的硬件條件都好!”走進商都通用小學和通用幼兒園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里有設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內務整潔的宿舍樓,明廚亮灶的學生食堂……通用小學和通用幼兒園為商都縣的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已經成為全市的一張教育名片。
為幫助商都縣職業技術學校更好地培養國家所需人才,幫助貧困家庭學生掌握一門便于就業的技術,陳耀積極溝通聯系集團所屬北京機床研究所,與商都縣職業技術學校聯合打造“數控機床”專業,集團為此專門投入50萬元支持學校培養師資力量、擬定課本教材;為緩解商都縣鄉村學校一線專任教師結構性短缺的困難,2018年經陳耀多次對接,與集團團委一起幫助商都縣爭取到了30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到商都縣鄉鎮中心校進行支教,并向集團申請專門配套100萬元資助資金;在調研發現商都縣幼兒園普遍缺少兒童繪本、玩具和相關經費后,他會同集團團委發起了“愛心捐贈青春扶貧”行動倡議,集團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募集到大量繪本讀物和玩具、教具、文具等物品。如今,這些物品已成為幼兒們愛不釋手的精神食糧;他還自己花錢為貧困學生們訂閱課外雜志,發動社會力量關心關注商都鄉村學校的教育,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切身感受到來自黨和政府的溫暖……他為當地所辦的實事得到了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提及這些,陳耀卻十分謙虛地說:“我的工作更像是一個愛心傳遞者,把集團領導、同事們和社會愛心人士的關心、幫扶同商都聯系起來。”
抓住脫貧根本 產業賦能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產業扶貧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貧困群眾就業的長遠之計,只有抓住這個根本,才能拔掉“窮根”,實現脫貧后的可持續發展。
每一個脫貧重任都需要有優秀的黨員干部扛起大旗,陳耀便是商都縣產業經濟振翅飛翔的“領頭雁”。陳耀包聯的大庫倫鄉在二股地村建起了“通用養牛場”,投入100萬元用于養牛場基礎設施建設,吸引該村外出能人回鄉發展,年5萬元的租金收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并為周邊132名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了就近就業機會,增加了打工收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陳耀幫助商都縣引進的以大數據為技術支撐的大唐商都呼叫中心項目,成為烏蘭察布市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設立在國貧縣的大數據應用服務外包項目。2018年正式運營以來,帶動投資1115萬元,累計招聘工作人員1084人,有效拉動了就業,70%是女性,其中60%是母親,“媽媽就業”不僅讓媽媽們在家鄉有了自己的事業,而且緩解了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社會問題,同時吸引了大批青年大學生人才返鄉就業,為商都縣注入了新的活力。該項目也成了“央企攜手共助精準脫貧”的成功案例。同時,在他的協調聯系下,集團所屬通用咨詢投資有限公司為商都縣完成了《長盛工業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和《商都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對商都縣今后的園區規劃和旅游業發展起到了指導和促進作用。
“作為掛職干部,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精準對接需求,實現‘央地合作’共贏。”陳耀說。投資約2億元的風電裝備產業園區項目落地商都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2020年6月該園區建成后,投資達3億元的風電葉片生產項目也將入駐園區,助力商都“脫貧摘帽”后的經濟轉型升級。
在與當地干部百姓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村民的質樸讓陳耀發自內心地愛著這里的人們。工作之余,他喜歡在這片廣袤的土地走一走,看一看,他說,這幾年的扶貧工作比他以往任何的工作經歷都更令他刻骨銘心。看著一戶戶村民的日子在政府的幫扶下逐步改善,這是讓他感到最開心的事,看著這里的孩子們能夠在越來越好的學習環境中接受教育讓他倍感欣慰。
回望來路,他百感交集,“我想感謝我的同事,我們在一起為扶貧事業拼搏奮斗的日子是我最寶貴的財富;我想感謝集團,給了我歷練成長的沃土和鷹擊長空的藍天;我更想感謝我的家人,給予了我工作莫大的理解和支持!”陳耀以拳拳赤子之心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彰顯著共產黨員的蓬勃力量。以殷殷之情在一次次實踐中服務群眾、溫暖人心,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以實際行動在一次次考驗中積極作為、努力奮斗,展現出了新時代扶貧干部的風貌與擔當!
點擊圖片 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