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8-18
安文俊,今年44歲,是中核蘭鈾綜合辦的一名員工,大家都習慣稱他為小安。2001年剛參加工作時,作為農家子弟,小安當時想:這下子再也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了。沒想到多年后,他又一頭扎進山大溝深的貧困村。2018年11月,小安被蘭鈾公司抽調到甘肅臨洮縣窯店鎮平線嶺村從事幫扶工作,后來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他說去貧困村開展幫扶工作,自己有三個優勢:一是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為了擺脫貧困,刻苦求學才到城市工作,“我是農民”的本色不變。二是熟悉和熱愛農村工作,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切實為貧困村老百姓挖窮根,為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做一些積極的貢獻。三是自己就是地道的定西人,能聽會說臨洮話,與群眾交流沒有語言障礙,和村民交流完全沒有隔閡。
小安不安
平線嶺這個村名雖美,但在山旮旯里的小村莊,滿眼看到的都是山,根本看不見地平線。剛到平線嶺的時候,小安沒想到遇到的困難遠比想象中的大的多。他這兒走走,那邊看看,心里有點忐忑不安。
首先是用水很麻煩,要到隔壁小學拿桶提水,還得盡量省著用,洗澡成了奢望。一間不足30平米的地方,兩個人住,既是辦公場所,又是生活場所,沒有衛生間。大半夜要裹著大衣到隔壁小學旱廁,尤其是冬天,從溫暖的被窩爬起來到外邊成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冬天要用火爐取暖,半夜還要操心加炭續火,特別害怕煤煙中毒。
小安心里縱然有很多不安,但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他豁出去了:大不了再當一回農民,從頭再來!
安心找根
臨洮縣窯店鎮幫扶隊伍中,蘭鈾公司是唯一一家省直幫扶單位。平線嶺村處于龍門鎮、窯店鎮、連兒灣鄉三交界地方,山大溝深,交通不便。海拔2500米,人均耕地3.5畝,靠天吃飯。
貧困村的農民擺脫一窮二白的渴望非常強烈,他們的需求一點都不拐彎抹角,很直白,就是拿到真正的實惠。因此,千方百計增加農戶收入是幫扶的重點也是難點。
小安說干就干,結合平線嶺村情況,因地制宜,種植和養殖“兩條腿”走路。種植獎補從原來的沒有變為每畝400元,養殖獎補從原來的每只羊400元增加到500元,極大地激發了農戶的內生發展動力。通過養殖帶動,平線嶺村養殖規模不斷加大,養殖羊從2018年的13戶150只羊,增加到2019年的25戶359只;從原來的一家10頭羊左右,發展到50頭以上養羊大戶12戶,有4戶還辦起了家庭農場,100只羊以上規模達到8戶,有2戶建起了規模化的養殖大棚。
安之若素
2020年4月28日,組織任命他擔任平線嶺村幫扶隊長兼第一書記。扶貧攻堅到了大考階段,時間更緊、任務更重、節奏更快、效率更高、參與度更廣更深。小安嫻熟地在田間地頭開起了拖拉機,和村民們一起戰天斗地。
對比較頭疼的拆違治亂,他逐戶進行動員工作,進行宣傳動員,到現場指導,保證不出亂子。一月內兩次完成了對所有56戶貧困戶的住房信息系統采集工作和遍訪工作。用10天的時間完成了20戶樁院房屋的復墾工作,一次性完成全鎮17個村拆違治亂任務的10%。
2020年3月,他牽頭治理軟弱渙散黨支部,針對形成的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群眾的滿意度不高是最直接原因,他隨即對60歲以上老黨員和全村所有建檔立卡戶逐戶走訪,解釋宣講相關政策,同時對個別生活有困難的人員,上門服務,安裝衣柜茶幾,更換門鎖插銷,入戶實地解決問題,大大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
2020年7月,他參加了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工作。克服三伏天的炎熱酷暑,經過連續二十多天離家普查,完成定西市安定區3個鄉鎮20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普查工作,每戶26個問題逐項核實,高質量完成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交上了一份令人安心滿意的答卷。
每當遇到各種困難,小安都是第一個沖上去的,不講條件,不留退路。“村民可以小富即安,而我不能閑庭信步。扶貧幫困任務一天完不成,我就寢食難安!” 小安說道。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