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9-01
山腳下,有幾個“土人”在鉆機周圍忙碌不停;溝壑中,一陣陣跌宕起伏的嘈雜聲漸漸地傳向了遠方;艷陽下,身背“地圖”的他們在互相調侃;風雨中,幾個瑟瑟發抖的人在鉆機與泥漿泵之間來去穿梭;夕陽下,倚靠在鉆機上的幾個身影好似在訴說著今天的勞累。這些人就是新疆天山鈾業地質工程技術中心的普通鉆探人。
早上還沒有到上班的時間,他們就早早起床,匆忙吃過早飯后,拿上各自的“大水桶”就乘車到施工現場去了。在負責人的安排下,他們或負責沖洗液的攪拌,或負責鉆桿等設備與器具的搬運,這個人負責鉆機的操作,那個人負責沖洗液循環系統的檢查,就這樣開始了繁忙的一天。
切割鉆孔施工一旦鉆機轉動,在沒有其他重要事情的情況下不能停鉆,一直要切割鉆進到設計位置,防止停鉆引起孔內卡刀等事故。所以他們都在不停地忙碌,為順利切割鉆孔都在各自的崗位上艱辛勞作。
此時此刻,山谷中鉆機的轟鳴聲,鉆桿的摩擦聲不斷傳向遠方,正所謂鉆機噪音不一般,能在耳朵繞三天。
遠處一輛拖著長長“尾煙”的皮卡車行駛而來,中午時刻已到送飯吃飯時間,他們各自拿上自己的飯菜席地而坐就吃起來,已不在乎飯菜的可口,只能填飽肚子就行,更不在乎艷陽的照射,黑黝黝的皮膚足以抵抗來襲的烈焰。
在這里待過的人都知道山腳下的天氣變化無常,刮風下雨說來就來。這不一陣狂風過后,每個人的臉上和背上留下了清晰可見的“地圖”,相互調侃的樂趣融在工作中。
頭頂烈日你不怕,腳踏大地他不累,眼瞅標桿看進尺,耳聽機器正常轉,面對新的鉆孔工藝,施工人員倍加認真,真正做到為自己負責,為鉆孔負責,更為地浸負責。
又來了一場風雨,天空中黑云翻騰,萬馬奔騰,似有黑云壓城城欲摧之感,雨點伴隨著一陣陣狂風向他們砸去。兩個小時過去了,雨絲毫沒有想“休息”的意思,沒有防御裝備的這些人衣服都淋濕了,尤其是負責操作鉆機的,雨水順著他的衣角褲管往下直流,他的全身裹挾在冰涼的雨水中。
堅守崗位就是最大的勝利,眼看即將切割到設計位置了,不能輕易停鉆,人機都要堅持到最后。
雨在不停地下著,鉆桿也在不停地向下移動著。
一個小時過后,鉆孔設計切割段切割工作完成了,雨也在這個時候停住了。
大家都在談論著,有的談今天的工作順利結束了,有的談天氣變化地捉弄。聽著他們談笑風生,看著他們愉悅的樣子,這樣堅強樂觀的一群人,似乎一切困難都難不倒他們。
有時候,由于割刀磨損,泥漿泵漏液等情況的發生致使鉆孔切割施工延長,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
你看,夕陽下的鉆機正在轟隆作響,面對即將要完成的工作,他們模糊不清的背影給人一種精神支柱。
在這些人的身上絲毫沒有體現出一天的勞累和艱辛,瞅瞅表,看時間算進尺;看看天,恨不得夕陽暫停留一點光,讓鉆機切割完最后一標尺。
夜色朦朧,完成工作的那些人驅車行駛在回駐地的路上,燈光給那些人照亮著回家的路。
一個月以來,日復一日,從開始施工切割鉆孔到目前,那些人沒有休假。中午從沒有回廠里吃飯,都在加班努力工作,力爭在冬季來臨前完成鉆孔切割目標任務,所有的辛苦與酸楚都安然承受。
有人曾這樣說,一條航行的船,總是把負重的痛苦藏在水下,而在前進的歡樂中揚波逐浪,因此只有經過艱苦生活和痛苦磨煉的人,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含義和幸福的價值。
山谷中的那些人,把青春奉獻給了鉆探事業,把汗水留在了地浸礦山,把價值在核事業中體現,也就收獲著屬于他們的幸福。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