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更新的“青春名片”
——記中國航天科工航天江南青年技術人員秦發林
——記中國航天科工航天江南青年技術人員秦發林
不斷更新的“青春名片”
——記中國航天科工航天江南青年技術人員秦發林
——記中國航天科工航天江南青年技術人員秦發林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9-25
2016年,航天風華公司“先進工作者”;2017年,航天江南“先進工作者”;2018年,航天江南“質量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航天江南“十大杰出青年”。這是中國航天科工航天江南青年技術人員秦發林不斷更新的“名片”,它們記錄著他的成長與進取,折射著奮斗的青春色彩。
重任下,勇擔當
“我全力去做,并努力做好!”因負責某重點研制型號相關工作的同事調離崗位,部門負責人希望秦發林擔起這項重任時,秦發林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副“擔子”。作為航天風華公司型號副主任設計師、產品研發部電氣室副主任,秦發林所負責的多項型號電氣測試工作,已壓得他近乎直不起腰,但他仍勇挑重擔,立下“軍令狀”。
了解、熟悉、掌握一種型號產品的電氣測試工作,一般需要半年,而要具備解決測試中的問題,則需要近兩年。該型號研制進度留給秦發林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個月。在做好繁重批產型號相關工作的同時,秦發林刻苦鉆研,最短時間內弄懂并掌握了該型號總體文件要求、產品設計原理、工作原理、及測試要求等相關內容。“電源線輻射干擾異常,怎么辦?”在電磁兼容性試驗中,同事發現這一緊急問題。接手該型號不到五個月的秦發林,直面考驗:檢查、核對、分析、試驗……他查出問題所在,并根據現場諸多試驗數據,匹配出某種適應該型號產品工作的濾波器,快速解決了問題。
無控儀下傳數據異常、引信靈敏度超差、彈地通信異常……近三年來,秦發林先后完成近10項急難重新任務,確保了批產、研制多型號進度的有序推進。“關鍵時刻挑重擔,好樣的!”談起秦發林,部門負責人忍不住點贊。
困難前,顯本色
“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還難!這怎么辦?”在型號批產產品導引頭測試中,從事多年測試工作的老師傅有些無奈地說。
在該次測試中,某數據異常問題僅暴露一次。盡管后續針對該問題做過多次測試、線路連接檢查、產品數據檢測等工作,但該問題始終沒有再次出現,很難確定問題及其形成原因。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基礎。面對這一難題,連擁有多年測試經驗的老師傅也束手無策,測試工作近乎停滯。“提升設備的測試功能,將問題充分暴露。”承擔該難題攻關的秦發林通過認真分析,將目光盯在測試設備上。
改造升級原測試設備,需要2個多月的時間,成本近50000元。計算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各環節所需時間及成本后,秦發林決定重新設計一套新的測試設備。通過分析測試設備工作原理,結合產品測試數據要求,近半個月的晝夜奮戰后秦發林設計出新的測試設備。新設備將原設備僅能測試4路數據的能力,提升到29路,測試功能、數據精度大幅度提升。從設計到投入使用用時一個多月,成本僅用8000元。“功能強大的‘照妖鏡’,許多問題在它面前紛紛‘現形’。”測試人員這樣形容這臺新設備。
攻堅中,善創新
“能不能設計一套通用測試設備,同時滿足當前多型號產品的測試需要?”這個想法一直縈繞在秦發林的腦中。
在一種重點型號批次生產、兩種型號研制齊頭并進的局面下,按照以往的測試要求和制造能力,三臺測試設備從設計到投入使用,需要近兩年的時間,將嚴重影響相關型號的生產、研制進度。
盡管清楚面臨許多困難,但秦發林還是決定將新想法付諸行動。分析各測試系統工作原理、明確各型號測試要求、驗證理論關鍵數據、多次試驗查找差距……那段時間,秦發林白天忙碌在測試現場,晚上在辦公室投入“創新”。他以信號特性不變、功能特征分類的思路,在采取共用模塊的基礎上,按照三種型號產品參數測試需求,將電壓電流模擬量信號、通信信號、控制信號等細分,并在不同子模塊中實現處理功能,確保“分工”明確、測試準確。通過一個月的努力,秦發林完成該測試設備的方案、設計、調試、試驗等工作。設備通過專家組評審后,已進入生產階段,預計10月份投入使用。
某“生命工程”項目試驗異常掉電、電磁兼容性試驗預定參數異常、某型號試驗模飛判讀異常……兩年來,秦發林通過創新先后解決5項較大技術難題,確保了各型號的研制、生產進度。
懷揣夢想和激情,秦發林在攻克難關中不斷更新著自己的“名片”,用奮斗和進取,描繪著這張“青春名片”的亮麗色彩。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