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9-28
中國航天科工六院601所測試室有一位臉上總是笑瞇瞇的,干起活來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俠”。這位“女俠”自1987年入所以來,一直從事伺服測控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了。她就是伺服機構組張英紅,是601所首位參加集團公司無線電裝調工比賽并獲得獎項的人員,也是首個跨行在國家級計量檢定中取得計量檢測證的測試人員。
0.001的誤差也不能出現
張英紅師傅快要退休了,但是她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態度一直都是年輕人學習的榜樣。她總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試驗數據容不得半點馬虎,0.001的誤差也不能出現。”
在即將進行的試驗中,有一個120芯的插頭,大家還從未焊接過這么多芯的插頭。“歲數大了,眼睛也開始花了,如此多芯的插頭連年輕人都看不清上面標注的焊點數字,更別說還要把120根線焊接在極小的焊點上。”張英紅說。這對操作者來說是一個“極限挑戰”,她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專注地開始了一系列操作。
只見張英紅帶著一個頭燈,小心翼翼地把插頭固定在專用焊具上,涂上松香、渡滿焊錫,凝住神、屏住氣,一手拿焊槍,一手拿焊錫,快速、準確、穩妥的把線焊在了規定的位置。焊接前幾個焊點還容易些,越到后面越艱難,焊完最后一個焊點的張英紅工服濕透,雙手也累得抖了起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憑借嫻熟的技藝、超強的耐力把 “硬骨頭”啃了下來,經核查一個焊點也沒點錯。
打鐵還需自身硬
張英紅經手焊接的108芯插頭,到現在都無人超越。細細的焊絲在她的控制下,就像工藝品一樣完美地融合在焊點上。因為所在的崗位十分重要,她也因此練就出一身過硬的本領。
在某次的聯合試驗中,原有測控系統無法滿足試驗要求,針對這一狀況,經過海量的查閱資料,張英紅協助外派專家設計、研制新型數字測控系統,組織負責完成了數字測控系統的現場焊裝、裝配、調試與最終測試工作,解決了技術難題,保證了聯合試驗的圓滿完成。
把技藝傳承下去
她特別愛琢磨,總是利用業余時間來思考試驗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常常在哄孩子睡著之后,鉆研有關伺服測試等方面的書籍,擠出時間補足自己的短板。
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試驗人,她承擔起“傳、幫、帶、提”的責任,時刻提醒后輩在焊接、采集、數據處理時要心細、手穩、眼準……
張英紅說:“試驗測試工作很多都是日積月累的經驗之談,為了讓后輩們少走彎路,我愿意把我的技藝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們。”
無論做人做事,張英紅總是像她的名字一樣英氣颯爽,距離退休已是倒計時,可有著33年工齡的張英紅還是以航二代的身份要求自己不辱使命,在“大干攻堅,決戰決勝”的熱潮中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崗,像映山紅一樣在哪里都能生根發芽,用頑強的生命力嫣紅著自己的航天之路。
【責任編輯:龍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