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貢山百姓貼心人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貢山百姓貼心人

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10-30
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貢山縣脫貧出列。
7月,全國扶貧工作普查結果公布,貢山縣扶貧工作得到高度評價:為貧困地區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扶貧樣板,創造了我國加快人口較少民族跨越發展的生動實踐……
一個個好消息傳來,中交集團扶貧干部劉銳格外興奮:“貢山高質量脫貧,我現在心情越來越好,睡覺也更踏實了!”
兩年前,身為中交二公局經營管理部副總經理的劉銳趕赴怒江貢山縣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任職之際,正值貢山縣脫貧攻堅的爬坡過坎階段。如今,貢山縣在怒江州率先實現脫貧摘帽,他自然非常高興。
讓自己不白來
“不能讓自己白來一趟,要讓貢山百姓滿意。”2018年10月,劉銳初來貢山時對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
短短三個月,他走遍全縣三鄉兩鎮26個村委會,拿出了《貢山縣扶貧開發工作調研報告》和《中交集團對口幫扶貢山縣三年規劃》建議報告,對準“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精準施策。
“在貢山走路要有好腳力,動輒爬很高的山,去個地方得走大半天,回來就得第二天了,但他不辭辛苦,跑遍貧困戶。”同事對劉銳的實干精神印象深刻。工程人出身的他常跑施工現場,每次都要仔細檢查,容不得半點馬虎。大家伙兒都嘆服:“央企來的專家就是不一樣!”
貢山的冬天濕冷,當地同事要給西安來的劉銳配空調。但他堅決不要:“我是來這里扶貧的,不是享福的,大家都能住我也能住。資金寶貴,必須都用在貧困群眾身上。”
讓百姓富起來
來貢山時,劉銳就在思考一個問題:這里百姓的致富路究竟在哪里?
貢山全縣森林覆蓋率80.5%,土地面積70%屬“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56%屬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劉銳看到了貢山脫貧的一條新路——養蜂并積極促成養蜂產業在貢山落地。
在產業園選址上,有村民思想沒轉過彎,不同意征地。他第一時間前往農戶家,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最終所有農戶都樂呵呵地簽了字。
2018年12月,貢山縣總投資約1億元,一期投資1000萬(中交集團投資500萬元)的中華蜂產業園區成立了。項目總占地面積27畝,共分三期四個部分進行建設。園區建成后,帶動全縣范圍內430戶建檔立卡戶實現入股分紅。
“劉副縣長是我們的親人,不遠千里來到這里,為我們辦實事,讓我們有了自己的蜂蜜園,我們特別感謝你。你讓我們的收入越來越高,生活越過越好了。”蜂農張玉龍一邊給劉銳遞上瀝好的蜂蜜,一邊說道。
園區建好,劉銳又當起了“蜂蜜推銷員”,親戚朋友都被動員起來,把蜂蜜銷往全國乃至海外,銷售蜂蜜價值十多萬元。
讓孩子有未來
“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劉銳把孩子教育當作扶貧工作重點來抓。
調研中,劉銳深深感受到這里教學設施太落后,根本留不住人才。全縣只有一所高中,桌椅都是10年前的,年輕人不愿留在貢山發展,千方百計想調出去。工作5年的老師,已經算這里的老教師了。為了給孩子們改善學習環境,劉銳爭取到中交集團的幫扶資金,共投資48萬元援建多媒體階梯電教室,捐贈25萬元購買300余件教學辦公設施、學生宿舍用品,為學校捐贈1000余冊圖書。
2019年冬天,當劉銳看到一些孩子穿著單薄,衣服被洗得發白時,立即和車輛公司溝通,一次性給孩子們解決了1007套校服,11臺電腦。
“看到孩子們穿暖了,感覺自己也渾身都是暖的。”劉銳說。
讓鄉村美起來
易地扶貧搬遷、美麗宜居建設以及農危改項目,是脫貧攻堅戰“重頭戲”。農危改項目能否如期清零,直接關系到貢山縣能否如期脫貧摘帽。
但改造資金、建房基地、施工質量、百姓配合、新增人口以及通水、通電、通網,每項工作都不好干。千頭萬緒之中,劉銳不慌不亂。看到住建局的方案擬將新房建成水泥平房,他提出自己的意見:“怒族的建筑樣式獨一無二,建新房一定要保留特色,留住這里的鄉愁。”
保護傳統居住文化,劉銳還有一個重要考量。貢山風景優美,少數民族眾多,發展旅游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特色,才能吸引人。跟全國其他地方一樣,人家還來你這里看什么?”經過他的爭取,中交集團投入400萬元援建普拉底鄉臘咱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立了4棟怒族風格的美麗新房,解決16戶48人住房問題。貢山縣農危改項目率先在全怒江州完成清零任務,全縣農危改戶1701戶全部竣工并貼牌認定。
如今,貢山縣脫貧摘帽。但“貼心人”劉銳腦子里的弦兒還不松:“接下來還要做防返貧工作,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
點擊圖片 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