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高鋒:把村民領進幸福圈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高鋒:把村民領進幸福圈

文章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11-04
“左一步,右一步,雙手劃圈叉腰部......”夜幕徐徐降臨,秋風送爽,廣東肇慶廣寧縣南街鎮林洞村的小廣場上,加入跳廣場舞的村民越來越多。
領舞的是個年輕小伙子,幾輪扭動下來,他的額頭上滲出了滴滴汗珠。他就是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派駐林洞村的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高鋒。扶貧干部兼職當上廣場舞領隊,他說,“讓村民們多動動多跳跳,既能強身健體,又能促進大家之間的感情,提升幸福感。”
曾經經濟水平“拖后腿”的林洞村,在精準扶貧大潮中,憑借發展彩椒種植和光伏發電等項目,村民們已經走上了脫貧致富幸福路。除了鞏固項目成果,高鋒又思索著讓村民的業余文化、康樂健康方面也步入“康莊道”,帶領村民跳廣場舞就是其中一個點子。
精準扶貧,村民致富添光加彩
進駐林洞村不久,高鋒就發現,村里供電能力比較薄弱,遇到陰天下雨線路容易跳閘,每到夏天,還有幾個自然村出現電力供應不夠、電壓偏低的問題。“能不能結合電網企業的專業優勢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可行性分析后,高鋒結合林洞村日照較長、光資源豐富的特點,最終提出在林洞村開展光伏扶貧項目建設。
2018年初,林洞村首期30千瓦屋面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在村委會大樓樓頂正式啟動。到現在,共計300千瓦的四期光伏電站已經建成。既不耽誤村民勞作,還能有長期穩定的收益,減輕了貧困戶的經濟壓力,堪稱是看得見的“脫貧之光”。
林洞村時地處兩縣交接地帶,地緣優勢較弱,地處丘陵山崗地帶,村民們曾嘗試種植水稻、玉米和花生等常規農作物衛生,但由于貧瘠的土壤環境,收成都不盡如人意。
出生在貧困農村家庭里的高鋒,對村民們摘掉貧困帽的迫切渴望感同身受。于是,在落實產業扶貧為林洞村的精準扶貧關鍵后,高鋒開始深入掌握村里的情況,他請教廣寧縣農業局的意見,選擇彩椒種植作為重點扶持產業,采取“基地+合作社(貧困戶)+企業”模式開展生產種植經營,發動林洞村25戶貧困戶62人通過勞動致富。截至2019年12月,林洞村共48戶110人均達到了脫貧標準,全部自愿申請退出貧困戶序列,提前一年實現了全村貧困戶全部脫貧,脫貧率達到100%。
從漏雨的土樓到結實的磚屋,從貧瘠的農耕地到大棚蔬菜基地里的累累彩椒,扶貧工作隊引領著林洞村一步步打贏脫貧攻堅戰。
扶志扶智,振興鄉村文化
“‘愛心書屋’的成立,搭建了一個傳遞溫暖的平臺,讓村里的孩子可以有更多機會閱讀到課外書了。”村委委員歐宗慶說。2020年9月17日,由中山供電局為林洞村籌建的“愛心書屋”正式揭牌成立了,該書屋由中山供電局員工自發愛心捐款,集資建設,共計籌得愛心圖書1000冊,書屋內購置了書架、足球、跳繩、圍棋、飛行棋等文體物資,為村民們打造精神樂園,解決村民們“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等問題。
村民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升是鄉村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中山供電局對林洞村以“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為立足點,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走近村民講黨課,務實事,從文化精神層面及時補位、造血幫扶。一方面積極提升鄉村文化基礎建設,改善林洞村的村容村貌,營造農村新風尚。另一方面則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村基礎教育,讓林洞村的孩子們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把文化、教育、科技等與滿足村民求知求富求發展的需求結合起來,做到既扶技能又扶素養,既扶志氣更扶信心,推動行業扶貧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我們很開心啊,以前天黑了就回家睡覺,很少出來。有一天高書記說大家一起來跳舞,我們都不愿意,沒想到他先扭了起來,大家就跟著跳了。”跳著廣場舞的曾姨對著靦腆的高鋒說道,“現在我們經常組隊出來跑跑跳跳,身體健康了不少。”
廣場上發出滋滋雜音的手推音響播放著舞曲,高鋒領舞下的村民們,正伴隨著歡快的節奏,邁著步伐,向著美好生活出發,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點擊圖片 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周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