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12-04
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一局二級咨詢張丕界獲評全國勞動模范并赴京參加表彰大會。
張丕界自1983年從石家莊鐵道學院鐵路隧道專業畢業以來,始終站在施工一線和行業技術創新前沿——他是我國高原高寒和高速鐵路施工技術進步的重要參與者,是我國復雜地質長大鐵路隧道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者,是中鐵十一局橋梁施工技術進步的引領者,為中鐵十一局打造高鐵施工全產業鏈優勢作出了突出貢獻。
正在工作中的張丕界(楊鵬 攝)
在長大隧道施工領域,張丕界帶領科研團隊,創造性地研發了特大體量高壓隱伏溶腔泄水消能等工法,成功攻克了號稱“地質博物館”的宜萬鐵路馬鹿箐隧道巖溶潰水風險控制及處治技術等世界級施工難題。在蘭渝鐵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全長9164米的新城子隧道施工中,他們成功攻克了我國高地應力大跨斷面隧道世界性施工難題……
在復雜橋梁施工領域,在他的組織參與下,中鐵十一局的橋梁施工技術躍上了新臺階。該集團承建的我國首座高速鐵路主跨140米鋼箱系桿拱橋——武廣高鐵汀泗河特大橋,施工中成功攻克了大跨度鋼橋無砟軌道施工難題。在國內首座極不平衡轉體橋——武漢常青路高架跨鐵路橋轉體施工中,該集團創造了轉體最不平衡、轉體橋面最寬、跨越鐵路股道最多3項世界轉體橋新紀錄……
這些年來,在張丕界的主導下,中鐵十一局已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臺。借助這些平臺,他們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攻克前沿技術,打造了一批高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工程的安全優質工程,先后攻克了中國“天眼”、杭州灣跨海大橋、國內首條中低速磁浮鐵路——長沙磁浮等超級工程,也帶動了精英人才培養,目前已累計培養博士后20余名,其中1人成為中國鐵建專家,1人成長為該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4人走上工程公司總工程師崗位。
夢想無界,登高不止。張丕界先后獲得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鐵道工程師獎)、全國建筑業優秀總工程師、中國公路建設行業科技創新英才、湖北省勞動模范等榮譽,200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領導主編、參編國家和行業標準40多部,參與的工程獲得詹天佑獎15項、魯班獎1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1項、國家專利授權858項。
【責任編輯:周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