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動模范】鄭衛紅:工地是她堅守30年的舞臺
【全國勞動模范】鄭衛紅:工地是她堅守30年的舞臺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12-10
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鐵建第一個女性全國勞動模范……身上帶著無數的光環,她仍然扎根施工一線,堅守崗位30年。她就是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八局天津地鐵4號、5號線項目黨支部書記兼總工程師鄭衛紅。
鄭衛紅把工地當作自己的舞臺,創造了許多個“第一”。為了叫響中國創造,她把技術攻堅作為使命。2005年底,中鐵十八局中標中國首條高鐵——京津城際鐵路,鄭衛紅主動請纓,奔赴全線最難施工的永定新河特大橋項目。
鄭衛紅在現場潛心鉆研技術難題
當時重1200噸、跨度40米的預應力現澆簡支箱梁施工是高鐵領域的首次,為掌握核心技術,她日夜苦讀鐵路橋梁規范標準和施工技術。憑著鉆勁,她主持研究創新的在淤泥土質中用舊模板改制鋼套箱工藝,節約成本43.8萬元。
制梁時,永定新河畔零下10多攝氏度的嚴寒伴著刺骨的寒風,吹在臉上如同刀割。為了確保箱梁質量,她在現場一盯就是十幾個小時。為了消除疲勞,她在冰天雪地里用冰棍“提神”。她帶領大家創造了博格板施工8天1500米的全國紀錄,該工程獲評詹天佑獎。
2012年,在京津城際打完一場漂亮仗后,鄭衛紅又奔赴天津地鐵史上最難工程——天津地鐵5號線任項目黨支部書記兼總工程師。成林道站至津塘路站區間是當時國內地鐵最長重疊隧道,隧道頂部距離地面最小厚度為5.16米,上下重疊最小間距為2.28米。在高烈度強震區和特軟地質層等復雜環境下,盾構機進行長距離、小間距重疊隧道施工,在國內尚屬首次,施工如履薄冰。
面對“硬骨頭”,作為“鄭衛紅創新工作室”領頭人,她帶領團隊到全國各地有“重疊區間”的地鐵“取經”。最終,他們采用現場試驗、計算機仿真計算等技術手段,有效避免了上下隧道兩次掘進對地表、建筑物、管線的疊加風險,確保隧道順利貫通,精度誤差控制在8毫米內。
天津地鐵5號線已通車運營,“鄭衛紅創新工作室”也收獲了4項專利成果,其中重疊隧道施工技術被鑒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鄭衛紅又投入天津地鐵4號線最深車站、最長盾構區間施工中……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