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動模范】把履約佳績灑在“一帶一路”的大地
【全國勞動模范】把履約佳績灑在“一帶一路”的大地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12-11
11月24日,是讓中國電建市政公司五星級項目經理范連勇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范連勇從1991年畢業至今,一直扎根一線基層,其中在海外連續工作了18年。這18年里,他轉戰多個國家,經歷的十幾個不同的國際項目全部以優質履約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樹立了中央企業良好品牌形象。
在夕陽下溫馨寧靜的非洲布希亞小鎮,范連勇和他的員工們解決了當地人的用水難題;在煙波浩渺的維多利亞湖畔,他們修建的高速路環繞著湖畔飛奔;無論是壯美的馬賽馬拉,還是雄偉的乞力馬扎羅,抑或是炙熱難耐的中東大漠,都留下了范連勇和他的團隊奮斗不息的身影。
真心實意溝通 力保項目履約
近年來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確定性不穩定更加突出,國際項目履約和海外市場開拓也愈加困難,尤其在環境惡劣的中東市場,由于引入的西方管理模式和中東的社會運行體系及項目管理體系不能有機結合,使得這種硬碰硬的嫁接模式非常不切合實際,造成了中東建筑市場呈現出合同條件苛刻、程序繁瑣、要求嚴格、效率低下等特點,許多國際知名建筑企業都折戟沉沙。
而就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2020年10月,卡塔爾市場卻傳出了一則喜訊:“由中國電建市政公司承建的GTC606供水管線工程取得了履約證書!”
這讓作為項目經理的范連勇長舒了一口氣,這一刻,他等了整整6年。
時間轉至2014年7月,彼時的范連勇還沉浸在肯尼亞基蘇木公路主路完工通車的喜悅中,就在這時,一紙調令下來:“聘任范連勇為卡塔爾GTC606供水管線工程項目經理。”
此時的范連勇已經在東非市場連續工作了14年,從一名基層的技術員成長為優秀項目經理,突然要離開熟悉的東非市場,轉戰陌生的中東市場,加上GTC606管線供水項目是卡塔爾國家戰略管線項目之一,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工程,范連勇的內心還是有些掙扎的。
“既然領導把工作交給咱,就是對咱的信任,咱不能辜負這份信任。”樸實的話語一出,老范山東人的淳樸本色盡顯。
于是,回國稍事休整后,范連勇便滿懷激情地踏上了炙熱的中東沙漠大地,就在他以為剛剛完工的基蘇木公路項目是有史以來他遇到的最困難項目的時候,沒想到更困難的,還在后面等著他。
“606項目難到什么程度呢?50多度下的高溫施工、時不時沙塵暴就卷土而來,自然條件惡劣就不必多說了。它是EPC項目,而且有5個公路項目和我們同時設計施工,交叉干擾和地下設施繁多,給項目設計和施工帶來了極大困難。同時,我們項目和淡化廠項目連接,一旦淡化廠開始運行,生產的水必須流經我們管線,否則業主會有巨額延期罰款,所有這些難點都把我們項目推到一個難度大、工期緊、風險高的位置上。”范連勇說道。
無論如何,“確保項目履約”是范連勇作為項目經理的責任。他按照深思熟慮的思路和項目特點,迅速組建了一支包容性強、執行力強、國際化管理能力強的“三強”戰隊。有了強有力的隊伍,打什么仗都不怕了!
于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斗在中東大漠里“打響了”。
解決交叉施工,溝通協調是關鍵。看似靦腆內向的范連勇用他超強的溝通能力,讓項目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在范連勇和全體項目員工的堅持不懈努力下,全線最晚開工的卡塔爾GTC606管線供水工程最先完工拿到了移交證書,并收到了業主卡塔爾水電總局發來的感謝函,這不僅是對項目全體員工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卡塔爾水電總局成立以來首次給承包商發出感謝函,其中意義可想而知。
如今,GTC606管線工程不僅取得了履約證書,還拿回了全部質保金,無疑給稍顯頹勢的中東市場員工打了一針強心劑。至此,由范連勇擔任項目經理的肯尼亞恩佐亞供水二期、肯尼亞基蘇木公路和卡塔爾GTC606管線供水工程等三個合同額近4億美元的項目全部履約,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全力以赴提升國際項目管理水平
“要做好國際項目,不應該只以項目經濟效益為重,要全盤考慮業主、監理、當地民眾、政府等多方利益,加強與他們的溝通交流,建立命運共同體,才能實現合作共贏。”范連勇堅持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導,追求國際工程項目的“合作共贏”,由他負責的項目,與當地雇員、所在地民眾、政府部門和民間組織均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Sinohydro和Mr.Fan走到哪里,我就工作到哪里。”是跟隨范連勇工作了十多年的司機戴維的口頭禪。范連勇至今還記得他要離開肯尼亞去卡塔爾的時候,司機戴維有多不舍,所以當卡塔爾GTC606項目進入施工階段后,范連勇便開始考慮將一部分肯尼亞工人引進卡塔爾市場,這在卡塔爾各大型公司中,還是首次。
范連勇同卡塔爾水電總公司高層會談
在范連勇的組織下,司機戴維和其余150名肯尼亞工人一起來到卡塔爾,他們都是長期跟隨中國電建工作的工人,經驗豐富,與中方人員交流沒有障礙,工作起來得心應手。
“我們做國際項目一定要適應當地環境,無論是語言、生活習慣還是做事方式,只有全部適應當地、融入當地,才有可能把項目做好。”這是范連勇的國際項目管理理念,“當前,我們的國際項目管理正處于由最初的粗放式經營管理向集約化轉變的過程中,要想在國際市場有新的突破,我們需要組建一支國際化程度高、帶有自己明顯特色的隊伍,要用國際化的視野、國際化的流程跟世界接軌。”
無論是在肯尼亞還是在卡塔爾,范連勇一直堅持這種理念。
全心全意培養國際項目人才
有科技部的同事統計過這樣一組數字:“在跟隨范連勇馳騁國際市場的員工中,有40名已經成長為項目經理、總工、副經理等項目班子成員。”這件事一直為范連勇所津津樂道。
如果說“確保項目履約”是范連勇作為項目經理的責任所在,那么“為公司培養國際項目人才”則是最讓他感到驕傲的一件事情。
范連勇在培養國際化項目人才方面有著自己的心得:選擇有潛力的員工進行培養,并在實戰中檢驗;大膽啟動新人,多崗位交叉工作,全方位進行鍛煉。
范連勇收到國際青少年聯合會感謝信
讓卡塔爾GTC606管線供水工程項目商務經理曲磊至今印象最深刻的是范連勇的“訓話”。已經跟著范連勇工作了九年的他,被帶出了一個“喜歡記仇”的毛病——自己保留一個小本,里面記著全部有關范連勇的訓話細節,包括什么時候被訓的,被訓的原因,被訓的內容,被訓的時長等。
“每當有些志得意滿輕飄飄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看,給自己潑潑冷水。”曲磊說,“后來我帶項目大學生新員工時,也受范經理的影響,工作中一貫嚴格要求,哪怕大學生們一時不解心里抱怨,但是也一直堅持著‘嚴謹認真’的原則,唯有這樣,才是真正對他們負責,才能真正讓他們成長。”
范連勇在他18年的國際工程生涯中,將優秀企業文化在傳幫帶中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在海外生根發芽,最終結出了碩果。
于踏實肯干里見本領,于樸實無華中顯真情。扎根一線三十載,范連勇負責的一個個工程項目贏得了業主的肯定和信任,付出的一點一滴情義凝聚起友誼的力量。
未來,國際化征程漫漫,“一帶一路”踐行者范連勇重任在肩:“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通過我們的努力,在國際高端建筑市場的舞臺上,中國標準、中國設計、中國設備和中國技術能夠得到普遍認可。”這是范連勇的美麗中國夢。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