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1-14
提起“孤石”這個詞,還是會讓已有10年盾構施工經驗的郭寅圣心有余悸。孤石大小不一,不易被發現,還經常破壞盾構機螺桿,影響正常掘進。“我們在明處,而孤石在暗處,太不好對付了。”郭寅圣說。
2019年,在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五局廣州地鐵18號線和22號線區間盾構隧道掘進期間,盾構機與長達1200米的孤石地層直面相遇,大大小小的孤石導致盾構機的重要部件——螺旋機螺桿斷裂。郭寅圣回憶說,盾構機停機一天,工期不僅吃緊,也給項目帶來難以估算的損失。在那連續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郭寅圣與同事們擠在連轉身都困難的狹小空間內,忍受著40攝氏度的高溫,直至螺旋機螺桿被成功修復。他們還對刀盤的限徑板進行改良維修,有效防止大孤石進入螺旋機內,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為按時完成施工按下“快進鍵”。
郭寅圣正在抽檢液壓泵電機聯軸器磨損情況(趙躍進 攝)
而盾構機在掘進過程中,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癥”層出不窮,郭寅圣總會反復問自己: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怎么解決?如何避免……一系列困難不僅沒有讓他退縮,反而激發了他研究的激情。2017年,在鄭州地鐵5號線施工期間,因盾構機尾刷密封不嚴,可能導致盾尾漏漿、地面沉降等問題。同時,拼裝機前后移動距離有限,怎么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更換好尾刷?經過仔細觀察和反復試驗,他與團隊研究出在原有拼裝機上安裝加長臂,增加拼裝機平移距離的方法,讓更換盾尾刷的時間從1個月縮短到4天,最大程度節省了工期。
1987年出生的郭寅圣,2010年畢業后就來到中鐵十五局城軌公司,已參與了成都地鐵2號線、鄭州地鐵4號線和5號線、廣州地鐵18號和22號線等多條地鐵線路建設。在10年的時間里,他已經從“理論型選手”蛻變成“操作型玩家”,“玩轉”了各種型號的盾構機。在郭寅圣看來:沒有修不好的盾構機,只有不會修的機修工。除了安全穿越1200米孤石區以外,他帶著團隊已實現了上橫瀝水道、下橫瀝水道、550余米上軟下硬地質、京珠高速靈山立交、S111省道高架橋、110千伏高壓電塔、廟青房屋群等堪稱國內最復雜地層的安全穿越。
在郭寅圣的眼里,這些龐然大物亦敵亦友,出現故障時讓他抓耳撓腮,正常運轉時令他喜笑顏開。一路走來,盾構機已經陪伴了他10年的成長。接下來,他們還會共同奔赴下一個“戰場”,相約下一個10年。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