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3-18
13年前,周仁華來到大亞灣核電基地從事核島控制和保護儀控系統設備維護工作。周仁華立足崗位,努力工作,成為了同事口中那個核島控制和保護儀控系統的“設備衛士”——集中控制模擬量機柜(KRG)的“掌門人”。他曾先后獲得中廣核技術能手、中廣核青年崗位能手,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模范員工、優秀共產黨員、金牌師傅等諸多榮譽。
防患未然的“防火隊員”
在一線現場工作十多年,周仁華從一名現場技術員成長為核電儀控技術攻關能手和設備管護能手。作為一名維修工程師,怎樣才算得上把設備管好?怎樣才算得上優秀?周仁華有他自己的答案?!皠偣ぷ鲿r,我認為是技術能力強,面對各種緊急、重大設備故障時‘手到病除’,但慢慢地發現,能夠做到自己負責的設備不發生緊急、重大故障,那才是真正的高手。設備故障就像火災一樣,及時‘救火’不如提前‘防火’,‘救火’解決的是一時的問題,‘防火’才能真正保證機組長期的安全穩定?!?/p>
“治病于未發,防患于未然”,這是周仁華對自己在設備管理上的要求。近年來,他不斷地開展基礎性、系統性、前瞻性的工作,完成3000多個核島控制相關設備老化處理策略優化方案制定,首次實現電廠核島控制相關設備精益化管理;主動收集外部經驗反饋并與設備廠家積極溝通,最終識別108個用于核島內重要變送器的供電保險容量設計偏低缺陷……
面對各種各樣的設備故障,周仁華也有自己的一套應對方案:解決一個單一故障——深挖其故障根本原因——對同類設備制定并開展針對性反饋方案。他深知:“一次維修成功而不深挖本質,就無法避免同類故障再次發生。”2019年12月9日,嶺澳1號機組某系統的儀控實測值出現階躍波動,周仁華及時響應并準確定位為某個控制板件故障,干凈利落地完成了故障板件更換后,故障消除。后經進一步離線檢查,發現該板件供電回路的一個很小的焊點存在開裂異常,憑借著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并不是一起偶發故障,于是開始主動進行排查,最終確認焊點開裂根本原因為“Q1三極管元件受到過應力”,并得出“在線相同設備可能存在共模故障可能”的結論。
研發核心設備的科研尖兵
歷時3年、22大類核級板件國產化、20多項專利……這就是周仁華帶領團隊為核電站實現核心設備自主供應、保障備件供應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為保障電站長期安全穩定運行所必須的核心備件的自主化保障,周仁華迎難而上,帶領團隊歷時3年多,在充分總結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成功完成了22大類核級板件、主泵轉速機架、主控室手操站的國產化研發,并在應用過程中實現了“0”異常。項目的成功,一方面完成技術改進升級,實現“核心”備件的自主供應保障;另一方面備件成本降低15%至70%不等,供貨周期縮短60%,有效降低了電站運營成本。同時,原備件多項設計缺陷得以解決,新備件性能更優。
此外,周仁華帶領團隊也摸索出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核級儀控設備國產化研發和應用管理方案,培養出一批儀控領域國產化研發技術骨干。
帶徒有一套的“金牌師傅”
對技術鉆研充滿激情的周仁華,對技術傳承同樣充滿著熱情。作為大亞灣核電“金牌師傅”的他,帶領著一群又一群核電青年在儀控領域加速成長。周仁華先后編寫《SIP試驗原理培訓》《日常重要試驗關鍵點》等多本教材,規范重要試驗授權上崗的考核要求。他為青年員工制定出詳細的培訓計劃,傳授日常知識,進行實踐指導,布置日常技術報告任務,安排大修工作和最終負責人上崗考核,經過3年多時間,他帶過的徒弟們早已在大亞灣核電基地的各個崗位挑起了大梁。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