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5-20
在中國電建,有一位“狀元師傅”。他16歲成為電焊工,29歲獲得全國工程建設系統焊接大賽冠軍,同年成為焊接教練,49歲的生命歷程有三分之二獻給了弧光與鐵水,20年來帶出的徒弟先后獲得過兩枚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1枚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和11個全國技術能手稱號。他就是電建核電公司焊接培訓中心培訓教練周海濤。
周海濤(右)正在對徒弟進行焊接技術指導
勤奮好學練就過硬本領
1988年,16歲的周海濤來到公司,第一次穿上工作服、第一次握起焊槍、第一次用弧光照亮了自己。1990年3月,他已經考取了碳鋼合格證了。從參加初級焊工培訓到成為合格焊工,一般需要三年的磨練,周海濤只用了21個月,隨后一頭扎進項目部施工現場,一干就是五六年。周海濤工作起來一絲不茍,跟他配合過工作的工友都夸:“這小子像個干活兒的樣兒!”提到他施焊的項目,領導、同事和業主、監理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刻苦拼搏奪狀元頭銜
為備戰全國焊工技術比賽,周海濤在焊工大比武中一路過關斬將,走進焊接培訓中心接受集中強化培訓,并承擔了全國比賽首設的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項目。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該公司在工程施工中從來沒有使用過這種工藝,盡管技術人員對工藝略有了解,但是培訓中心連基本的技術資料都不完備,周海濤甚至連專用的焊槍都沒見過。
周海濤和教練、技術人員以焊機供應商提供的技術資料為基礎,對所有參數進行反復試驗。為了進一步提高焊接的內在質量和工藝水平,他們廣泛查閱專業雜志,搜集關于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的一切論文和經驗介紹。經常是哪位專工看到一篇文章,就趕緊跑到培訓間說:“海濤,試試這個吧?!?/p>
那段時間,能夠找到的方法和參數幾乎被他試了個遍。同事們都笑稱他們是“工藝評定委員會”,并給他封了個“首席鑒定員”。周海濤與教練和技術人員一起,設計了新的培訓方案。為了找到賽場感覺,比賽前夕還專門進行了多次模擬比賽,有時一天就進行兩次。經過5個月臥薪嘗膽似的探索和訓練,各個比賽項目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最終成就了后來的“狀元師傅”。
帶出“狀元徒弟”
賽后,培訓中心掌握的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技術逐步應用到施工現場。在運河電廠工程的循環水管道制作安裝過程中,經過他們工藝評定的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工藝第一次大規模應用于工程施工,施工速度達到了手工電弧焊工藝的3至4倍。
周海濤也從施工一線調到了焊接培訓中心,成了一名焊接教練。開始手把手、心貼心地指導小伙子們踏上征途。20年來,周海濤沉浸在光與電的世界里,把青春和壯年化為閃耀的弧光,帶出了4個全國焊接冠軍、5個山東省焊接冠軍,成為名副其實的“狀元師傅”。培訓之余,他領辦的工作室也承擔著中國電建多項重要科研課題,工藝在工作室中不斷被創新優化。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