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6-02
在中核華興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累不倒的陳曉兵。身為中核華興混凝土工人的陳曉兵一輩子都在和混凝土打交道,為祖國核電事業修筑起一道道安全墻。
澆筑好每一方混凝土
在混凝土澆筑這項工作上,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他都要親自把關,認真檢查,18臺核電機組,121萬方混凝土,有混凝土澆筑的地方,總能看見他堅實的身影。遇到緊急任務時,40個小時不眠不休,奔赴全國各地解決混凝土問題,來不及休息就趕往施工現場。每天中午都是過了吃飯的時間才回到集裝箱,安全帶也來不及卸下,只要五分鐘,就又重新回到“戰場”。
陳曉兵不但用實勁兒,也會動腦筋,愛琢磨,用巧勁。田灣3號機組設備閘門貫穿件就位前夕,他在圖紙上發現貫穿件周圍鋼筋緊密,形狀不一,于是就實地考察,提前考慮振搗棒位置。正因為他事先充足的準備,給最終確定的用彈簧圈作為振搗棒引入通道的方法留足了預制時間,使其能夠與鋼筋同步綁扎就位。“我只想干好一件事,就是澆筑好每一方混凝土。”陳曉兵總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
一種精神,一塊豐碑
廢舊鋼筋預制支撐模板的水泥塊,廢舊膠合板加工洞口盒子,放炮灰硬化道路,變廢為寶成了陳曉兵的一個特別的標簽。在陳曉兵的工作現場,有一條坑坑洼洼的土路。若是趕上下雨,打濕鞋子,陷在泥里都是常有的事。陳曉兵每天親自把放炮灰送到現場,和工人們一起彈屏、壓面。僅此一項,每年就為項目創造近15萬元經濟效益。
去年年底,陳曉兵來到新的項目。細心的他很快就發現了影響施工進程的關鍵,項目上缺少能力突出的混凝土骨干工人。他馬上找到領導建議辦混凝土培訓班,把幾十年積累的經驗傾囊相授。在課堂上,陳曉兵說:“別小看我們的工作,混凝土是電站的防護墻,安不安全就掌握在大家手中。”三個月的時間,“混凝土課堂”開講21場次,參培人員累計300余人次,新組建起了5個混凝土班,有效解決了現場混凝土工緊張的局面。陳曉兵堅持把“帶徒弟”作為自己的職責。陳曉兵的語氣中充滿自豪:“這些年跟我干過的有13人已經當上混凝土工長,47人當上混凝土班長。”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