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6-11
走進上海的“兩彈一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退休干部陳棟標每天都在忙碌的講解。當年的奮進青年響應國家號召,扎根“金銀灘”草原,隱姓埋名,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核事業。今天的古稀老人,懷揣“復興夢”,為了祖國的強盛發展,社區的建設,仍在盡灑余熱。2021年6月8日,他作為上海浦東12名老黨員代表獲頒“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放棄大城市: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畢業前夕,陳棟標在人民大會堂聆聽了周恩來總理的報告。周總理指出,青年人要有遠大理想和抱負,志在四方,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社會實踐中去,拼搏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周總理的指示給了青年學生很大啟發和鼓舞。陳棟標放棄了到上海某科研單位的機會,在第一志愿上這樣填寫,服從組織分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邊疆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于是,陳棟標分配到青海221基地工作。從那時起他立下了這樣的愿望,為國防事業奮斗終生,為核事業工作到退休。
一生兩彈情:二二一的事業不能丟不能忘
九十年代初,二二一廠正式退役,曾經的年輕小伙兒卸下了光榮使命,就此告別奮斗了三十年青春的青海,回到了上海,開始了新的生活。在火車上,陳棟標想了許多,二二一廠撤了,但二二一廠從事的事業,不能忘,不能丟!要把青海金銀灘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把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講給更多人聽,把“兩彈一星”精神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感悟精神為實現中國夢注入更多力量。
于是,陳棟標與其他老同志老黨員行動起來,2001年7月開始籌建“兩彈一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他的影響下,許多老同志老黨員自發捐贈珍藏多年的歷史照片、證書、紀念獎章等物品?;亟ǔ芍两?0年,陳棟標一直義務擔任教育基地講解員。有的參觀者問他:“你們這樣冒著生命危險搞科研不害怕嗎?不后悔嗎?”陳棟標總是說:“有了原子彈,中國人才能挺直脊梁,我們為了核事業而獻身,為的就是讓祖國底氣十足地屹立于世界,我們做到了,無怨無悔。”
目前,該教育基地現已成為浦東新區“十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核集團首批“黨性教育基地”。2019年12月16日這個“兩彈一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支部,榮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稱號”。同時陳棟標主動擔任上鋼街道“陽光講師團”成員,就連回鄉探親也不忘向親友和母校師生宣傳“兩彈一星”精神。
做快樂的事:發揮余熱奉獻社會
陳棟標從青?;氐缴虾:缶捅唤值姥垞尉游瘯?、黨總支書記兼信訪統戰工作。濟陽居民區有一千多戶人家,4000多人口急事難事、小事大事,層出不窮。一位30多歲的無業青年患有嚴重的“甲亢”,家里只有一低收入的老母,陳棟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積極籌款為他治病,后來又為他爭取到固定的救助款,幫他找了合適工作,生活有了保障。在居委會工作的九個年頭,與大家齊心協力創文明小區,1997年至1999年先后被評為區級、市級文明小區。他還組織老年志愿者隊伍為“世博會”服務,為社區文明建設服務,在人生舞臺上盡情展現著老年人風采。陳棟標常說:“愛黨愛國已融入我的血液,成為我人生信仰和不變的追求,退休后能夠繼續發揮余熱奉獻社會,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