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6-22
從青澀的測試新生到身經百戰的測試總監,從“小白”到“文武雙全”的專家,十余年間,他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將每一口井都當做自己的作品。目前,他和團隊成員已獲得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他就是中國海油所屬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工程技術作業中心探井項目組測試總監張興華。
每當作業時,張興華總是忙忙碌碌,來不及休息。凌晨4點,透過生活區的舷窗玻璃,常還能看到張興華在數采房、計量罐和分離器之間穿梭。渤中26-5構造順利完成預探井測試主壓裂作業是渤海油田首次在平臺上開展探井壓裂,其加砂量創造了我國海上油田單層壓裂作業加砂規模的最高紀錄。身為本次大型作業的現場指揮,張興華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確保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他說:“如果說測試作業是整個油氣勘探過程中的'臨門一腳',那么對腳法的控制就是每個測試人必須苦練的基本功?!?/p>
渤海油田第一口多元熱流體測試井位于旅大5-2北油田,測試如果順利,將為渤海稠油儲量的證實和釋放提供新的技術手段。注入作業一啟動,張興華便開始加密巡檢。在作業過程中他敏銳地發現,井口套管在1個小時內至少抬升了4厘米,井口抬升一旦超過管線的承受值,就可能為油氣生產帶來重大風險。張興華不敢怠慢,立即召集大家集思廣益研究方案,最終通過流程改造與“階梯式”注熱法保證了后續作業順利實施。
張興華說:“每次作業都像一場戰斗,沒有常勝將軍,但只要把控好細節,我們就能將失敗的幾率降到最低?!痹谒磥恚澈S吞锊蝗鄙傥枧_,更不缺少機遇,想要贏得成功,就要看挑戰來臨時手上有沒有克敵制勝的絕活兒。而他的絕活兒,就是比別人再細一點。
2018年,在渤中19-6氣田5井測試期間,張興華緊盯測試數采曲線,一言不發。15分鐘后,他發現壓力及產量實際曲線和預想中有一絲微小的差別,同時,清井期間切換的固定油嘴雖然流道尺寸正常,但截面有細微的不同。這些誤差雖然只是毫厘之間,但油井測試來不得半點差錯。
又一次,憑借一雙“火眼金睛”和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的態度,張興華將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他一直秉持著測試過程就像在打磨一件工藝品,要不斷精雕細琢,才能收獲完美,自己參加作業的每一口井,都力圖變成“精美的作品”。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