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舞者”:滿身榮譽的普通線路工王進
高空“舞者”:滿身榮譽的普通線路工王進

發布時間:2017-05-24
2011年10月17日,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一名身著全封閉帶電作業屏蔽服的供電員工,剛從幾十米高的鐵塔上回到地面,就在一片歡呼聲中被工友和媒體記者包圍了。當日,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圓滿完成。
這名年輕的供電員工就是王進,國網山東檢修公司帶電班主責、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動模范、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
帶電作業的“絕頂高手”
“飛身上塔身輕如燕,進出電場凌波微步,四兩千斤舉重若輕,隱患缺陷手到病除。”這四句話是同事對王進帶電作業本領的評價。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絕頂高手”,當年卻是一名登高就腿軟,聽到放電就發抖,對帶電作業充滿了恐懼的技校生。
那么,王進是如何練就這一身絕技的呢?“靠的就是四個字——勤學苦練!”王進的師傅徐元超說。徐元超記得,王進剛接觸帶電作業時,只要一有時間就悶頭研究各種輸電線路的參考書和塔形金具的圖紙。從門形塔到酒杯塔,從單回線路到同塔雙回,哪種塔形應該怎樣攀爬,王進都一一學懂吃透。幾年下來,軟梯法、秋千法等十幾種進電場的套路他都爛熟于心。
“帶電作業往往在寒冬酷暑這種電網負荷最高的季節里進行。特別是夏天,我們穿著密不透風的屏蔽服在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干就是兩個小時,每次下來,整個人都像是從水里撈出來一樣,鞋里能倒出一碗水。”王進的同事李曉毅說,“為了適應這種工作,我們會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2011年10月17日,±660千伏銀東直流輸電線路出現導線破損,400萬千瓦的負荷決定了這條線路只能帶電實施“手術”,王進毫無疑問地擔負起了“主刀醫生”的角色。憑借著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王進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高空“表演秀”,成功完成了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
從2002年從事帶電作業工作至今,王進經歷過的帶電作業近百次,累計作業時間300多個小時,沒有一次出現失誤。
滿身榮譽的普通線路工
王進在銀東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中一戰成名后,各種榮譽接踵而來。面對榮譽,王進說:“榮譽再多,我還是我,一個普普通通的線路工人,安安全全完成每一次帶電作業是我永遠的目標。成功源于堅持,只要堅持住,人人都能成為勞模。”
“爬上高聳入云的鐵塔,與高壓導線親密接觸,在外人看來,每一次都是出生入死的考驗,每一次都是驚心動魄的回憶,但在王進眼里,這卻是一個自我挑戰的舞臺。10年的堅持、堅韌和堅守,他練就了一身絕技,成就了‘±660千伏帶電作業第一人’的榮耀,他的成功案例,是教育青年員工最好的教材。”談起王進的成功,國網山東檢修公司青年技術骨干馮新巖說。
“王進沒有很高的學歷,沒有豐富的閱歷,但是他擁有樂觀的心態、堅忍的意志和謙虛的品質。他的成長軌跡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敬業才能精業,只有精業才能最終立業。態度決定成敗,責任成就未來。先模人物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我們一樣可以做到。”國網山東檢修公司總經理盧剛的一句話,道出了青年成才、崗位建功的真諦。
2011年10月17日,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一名身著全封閉帶電作業屏蔽服的供電員工,剛從幾十米高的鐵塔上回到地面,就在一片歡呼聲中被工友和媒體記者包圍了。當日,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圓滿完成。
這名年輕的供電員工就是王進,國網山東檢修公司帶電班主責、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動模范、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
帶電作業的“絕頂高手”
“飛身上塔身輕如燕,進出電場凌波微步,四兩千斤舉重若輕,隱患缺陷手到病除。”這四句話是同事對王進帶電作業本領的評價。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絕頂高手”,當年卻是一名登高就腿軟,聽到放電就發抖,對帶電作業充滿了恐懼的技校生。
那么,王進是如何練就這一身絕技的呢?“靠的就是四個字——勤學苦練!”王進的師傅徐元超說。徐元超記得,王進剛接觸帶電作業時,只要一有時間就悶頭研究各種輸電線路的參考書和塔形金具的圖紙。從門形塔到酒杯塔,從單回線路到同塔雙回,哪種塔形應該怎樣攀爬,王進都一一學懂吃透。幾年下來,軟梯法、秋千法等十幾種進電場的套路他都爛熟于心。
“帶電作業往往在寒冬酷暑這種電網負荷最高的季節里進行。特別是夏天,我們穿著密不透風的屏蔽服在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干就是兩個小時,每次下來,整個人都像是從水里撈出來一樣,鞋里能倒出一碗水。”王進的同事李曉毅說,“為了適應這種工作,我們會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2011年10月17日,±660千伏銀東直流輸電線路出現導線破損,400萬千瓦的負荷決定了這條線路只能帶電實施“手術”,王進毫無疑問地擔負起了“主刀醫生”的角色。憑借著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王進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高空“表演秀”,成功完成了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
從2002年從事帶電作業工作至今,王進經歷過的帶電作業近百次,累計作業時間300多個小時,沒有一次出現失誤。
滿身榮譽的普通線路工
王進在銀東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中一戰成名后,各種榮譽接踵而來。面對榮譽,王進說:“榮譽再多,我還是我,一個普普通通的線路工人,安安全全完成每一次帶電作業是我永遠的目標。成功源于堅持,只要堅持住,人人都能成為勞模。”
“爬上高聳入云的鐵塔,與高壓導線親密接觸,在外人看來,每一次都是出生入死的考驗,每一次都是驚心動魄的回憶,但在王進眼里,這卻是一個自我挑戰的舞臺。10年的堅持、堅韌和堅守,他練就了一身絕技,成就了‘±660千伏帶電作業第一人’的榮耀,他的成功案例,是教育青年員工最好的教材。”談起王進的成功,國網山東檢修公司青年技術骨干馮新巖說。
“王進沒有很高的學歷,沒有豐富的閱歷,但是他擁有樂觀的心態、堅忍的意志和謙虛的品質。他的成長軌跡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敬業才能精業,只有精業才能最終立業。態度決定成敗,責任成就未來。先模人物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我們一樣可以做到。”國網山東檢修公司總經理盧剛的一句話,道出了青年成才、崗位建功的真諦。
2011年10月17日,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一名身著全封閉帶電作業屏蔽服的供電員工,剛從幾十米高的鐵塔上回到地面,就在一片歡呼聲中被工友和媒體記者包圍了。當日,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圓滿完成。
這名年輕的供電員工就是王進,國網山東檢修公司帶電班主責、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動模范、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
帶電作業的“絕頂高手”
“飛身上塔身輕如燕,進出電場凌波微步,四兩千斤舉重若輕,隱患缺陷手到病除。”這四句話是同事對王進帶電作業本領的評價。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絕頂高手”,當年卻是一名登高就腿軟,聽到放電就發抖,對帶電作業充滿了恐懼的技校生。
那么,王進是如何練就這一身絕技的呢?“靠的就是四個字——勤學苦練!”王進的師傅徐元超說。徐元超記得,王進剛接觸帶電作業時,只要一有時間就悶頭研究各種輸電線路的參考書和塔形金具的圖紙。從門形塔到酒杯塔,從單回線路到同塔雙回,哪種塔形應該怎樣攀爬,王進都一一學懂吃透。幾年下來,軟梯法、秋千法等十幾種進電場的套路他都爛熟于心。
“帶電作業往往在寒冬酷暑這種電網負荷最高的季節里進行。特別是夏天,我們穿著密不透風的屏蔽服在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干就是兩個小時,每次下來,整個人都像是從水里撈出來一樣,鞋里能倒出一碗水。”王進的同事李曉毅說,“為了適應這種工作,我們會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2011年10月17日,±660千伏銀東直流輸電線路出現導線破損,400萬千瓦的負荷決定了這條線路只能帶電實施“手術”,王進毫無疑問地擔負起了“主刀醫生”的角色。憑借著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王進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高空“表演秀”,成功完成了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
從2002年從事帶電作業工作至今,王進經歷過的帶電作業近百次,累計作業時間300多個小時,沒有一次出現失誤。
滿身榮譽的普通線路工
王進在銀東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中一戰成名后,各種榮譽接踵而來。面對榮譽,王進說:“榮譽再多,我還是我,一個普普通通的線路工人,安安全全完成每一次帶電作業是我永遠的目標。成功源于堅持,只要堅持住,人人都能成為勞模。”
“爬上高聳入云的鐵塔,與高壓導線親密接觸,在外人看來,每一次都是出生入死的考驗,每一次都是驚心動魄的回憶,但在王進眼里,這卻是一個自我挑戰的舞臺。10年的堅持、堅韌和堅守,他練就了一身絕技,成就了‘±660千伏帶電作業第一人’的榮耀,他的成功案例,是教育青年員工最好的教材。”談起王進的成功,國網山東檢修公司青年技術骨干馮新巖說。
“王進沒有很高的學歷,沒有豐富的閱歷,但是他擁有樂觀的心態、堅忍的意志和謙虛的品質。他的成長軌跡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敬業才能精業,只有精業才能最終立業。態度決定成敗,責任成就未來。先模人物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我們一樣可以做到。”國網山東檢修公司總經理盧剛的一句話,道出了青年成才、崗位建功的真諦。
2011年10月17日,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一名身著全封閉帶電作業屏蔽服的供電員工,剛從幾十米高的鐵塔上回到地面,就在一片歡呼聲中被工友和媒體記者包圍了。當日,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圓滿完成。
這名年輕的供電員工就是王進,國網山東檢修公司帶電班主責、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動模范、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
帶電作業的“絕頂高手”
“飛身上塔身輕如燕,進出電場凌波微步,四兩千斤舉重若輕,隱患缺陷手到病除。”這四句話是同事對王進帶電作業本領的評價。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絕頂高手”,當年卻是一名登高就腿軟,聽到放電就發抖,對帶電作業充滿了恐懼的技校生。
那么,王進是如何練就這一身絕技的呢?“靠的就是四個字——勤學苦練!”王進的師傅徐元超說。徐元超記得,王進剛接觸帶電作業時,只要一有時間就悶頭研究各種輸電線路的參考書和塔形金具的圖紙。從門形塔到酒杯塔,從單回線路到同塔雙回,哪種塔形應該怎樣攀爬,王進都一一學懂吃透。幾年下來,軟梯法、秋千法等十幾種進電場的套路他都爛熟于心。
“帶電作業往往在寒冬酷暑這種電網負荷最高的季節里進行。特別是夏天,我們穿著密不透風的屏蔽服在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干就是兩個小時,每次下來,整個人都像是從水里撈出來一樣,鞋里能倒出一碗水。”王進的同事李曉毅說,“為了適應這種工作,我們會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2011年10月17日,±660千伏銀東直流輸電線路出現導線破損,400萬千瓦的負荷決定了這條線路只能帶電實施“手術”,王進毫無疑問地擔負起了“主刀醫生”的角色。憑借著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王進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高空“表演秀”,成功完成了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
從2002年從事帶電作業工作至今,王進經歷過的帶電作業近百次,累計作業時間300多個小時,沒有一次出現失誤。
滿身榮譽的普通線路工
王進在銀東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中一戰成名后,各種榮譽接踵而來。面對榮譽,王進說:“榮譽再多,我還是我,一個普普通通的線路工人,安安全全完成每一次帶電作業是我永遠的目標。成功源于堅持,只要堅持住,人人都能成為勞模。”
“爬上高聳入云的鐵塔,與高壓導線親密接觸,在外人看來,每一次都是出生入死的考驗,每一次都是驚心動魄的回憶,但在王進眼里,這卻是一個自我挑戰的舞臺。10年的堅持、堅韌和堅守,他練就了一身絕技,成就了‘±660千伏帶電作業第一人’的榮耀,他的成功案例,是教育青年員工最好的教材。”談起王進的成功,國網山東檢修公司青年技術骨干馮新巖說。
“王進沒有很高的學歷,沒有豐富的閱歷,但是他擁有樂觀的心態、堅忍的意志和謙虛的品質。他的成長軌跡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敬業才能精業,只有精業才能最終立業。態度決定成敗,責任成就未來。先模人物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我們一樣可以做到。”國網山東檢修公司總經理盧剛的一句話,道出了青年成才、崗位建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