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風采 > 正文
        航天科技徐立平:在炸藥堆里誕生的“大國工匠”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18-01-04

        一觸即燃的炸藥堆里,在硬得像橡膠,還帶點兒彈性的固體燃料推動劑上,下刀、使力、推刀、鏟到頭、收力,還要保證所切尺寸分毫不差,平滑齊整,以滿足導彈飛行對燃料藥面各種特殊形狀及藥量的苛刻要求,這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徐立平30年如一日的日常工作。

        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航天事業從零起步,一代代“徐立平”常與危險品為伴,為了更好地助力航天產品研發和航天事業發展,無數科工人員一直在默默付出,將辛勤與汗水最終化作國之重器。

        “再危險的崗位總得有人去干”

        “根本鏟不動,更別說鏟整齊了。” 徐立平的徒弟杜鵬記起第一次在藥坯子上模擬練習時的感受。清理、開槽、刻挖、修補……精雕細琢間,操作時刀一旦沒控制好滑出一點就會損壞劑藥面或磕碰殼體,或摩擦過大發生靜電放電,瞬間引起燃燒甚至爆炸。

        “幾千度的高溫,操作人員幾乎沒有安全逃生的可能。”徐立平說起時,平靜無波的眼睛里閃現驚恐,他想起了2001年,一名并肩作戰過的工友因操作時刀具不慎碰到金屬殼體,瞬間引起發動機劇烈燃燒,當場犧牲。

        固體燃料“整形”,是火箭發動機上千道制造工序中至為關鍵的一道特殊工序,迄今仍然是一項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再精密的機器依然無法完全替代人工。

        “再艱難的道路總要有人走,再危險的崗位總得有人去干!”徐立平常說。

        回憶起自己最驚心動魄的一次工作經歷,徐立平說,1989年,他工作還不到三年,那一年我國一重點型號發動機研制進入攻堅階段,連續兩臺發動機試車失利,又一臺即將試車的發動機火藥再次發現脫粘,為了找準故障原因,不影響后續研制進度,21歲的徐立平與專家們一道從發動機中挖藥尋因。

        直徑2米,長約5米,狀似玻璃罐體的發動機,在澆注好厚達50到60厘米的炸藥固體燃料后,內徑變得狹窄。當時在沒有先進“探傷”設備的情況下,徐立平穿好防靜電工服,從與噴管連接的發動機尾部小心翼翼地趴著進去,在頭部直徑約20厘米的小孔中操作挖火藥,操作過程中只能一直保持著平躺的姿勢,人就如同一根“芯材”一樣,被包裹在成噸的炸藥中。那一次的挖藥量極大,這在工廠歷史上還是頭一次,歷經兩個多月,突擊隊員們挖出了300多公斤推進劑,成功找到了故障原因,修復后的發動機地面試車圓滿成功。

        在那場冒著生命危險的任務之后,徐立平的雙腿卻開始發麻、酸痛,甚至很長一段時間疼得無法行走。長期高精度的微雕工作使徐立平身體變得傾斜,肩膀一高一低,走路不穩。

        家人的“不扶”

        那時候徐立平剛20出頭,本以為同為航天工作者的父母會因為深刻理解這項工作的危險性和艱巨性,對兒子多加照顧關心,然而回憶起那段恢復身體的艱難時光里,徐立平說母親總是“冷眼旁觀”,同時還更加嚴格甚至強迫他不斷練習,練習,練習……

        徐立平出身航天世家,全家11口人,除了3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其余8口都是航天人。弟弟和他一樣,也工作在一級危險崗位,在一次意外生產事故中,全身大面積被嚴重燒傷,盡管如此,父母仍舊是兄弟倆義無反顧的支持者,不斷鼓勵他們“站起來走下去”。

        多年之后,再回憶起這段往事,徐立平母親抑制不住淚水,眼里心疼和堅定交織:“不是不想扶,我是怕扶了他就再也站不起來了,這條路得他一個人走。”

        夏天,悶熱封閉的廠房,特殊刺鼻的推進劑味道不僅折磨著整形師們的感官,同時吸引了大批蚊蟲,帶著厚重的護具,技師們必須心無旁騖再這樣“熱鬧”的環境中極致專注;冬天,長時間一個姿勢讓本就凍僵的雙手變得更加麻木,但手下的刀具雕刻動作卻必須靈活精準,放在暖氣上烤烤,恢復感覺后再重新拿起刀繼續工作,這都是技師們稀松平常的工作日常。

        正因為深深知道炸藥“整形”工作要在各種工作環境下精確推進,不僅要求嫻熟的技藝也要求堅毅的品格,父母才更加對徐立平要求嚴苛,“這樣是為了保住他的命”。母親說道。

        徐立平兄妹三人,每個人名字最后一個字都是“平”,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好,“榮譽聲望什么的都不重要。”

        “大國工匠”的傳承者

        當徐立平開始帶徒弟當了師父,面對一張張對他充滿信任、稚嫩而躍躍欲試激動的臉,他突然理解了父母對他的嚴厲,他要完成為我國航天事業培養后繼人才的使命,也有責任保護這些年輕的生命,這樣想著,徐立平就狠下了心、板起了臉。

        “不行,重來!”這是徐立平的徒弟們,聽師父說得最多的話。

        從手把手教他用刀,到后來對他經常嚴肅地批評,“工作中,師傅對我們嚴到近乎無情。” 徐立平的徒弟杜鵬一入廠,就領教了師父的“厲害”。

        足足有大半年時間,從假藥方坯上練習推刀,到在廢舊藥柱上動刀,杜鵬反復練習的手已磨出了血泡,結痂,又磨破……“師父翻過我的手,捏著我紅腫的掌心,臉上還是面無表情,手上卻輕輕揉搓著說:‘很疼吧?這樣多摁摁會好些。’”杜鵬回憶道,“我看得出他心疼。”

        看著一代代年輕人充滿激情加入到航天人的隊伍中,那年工友犧牲的事情一直讓徐立平沉痛萬分,難以忘懷,徐立平更加下定決心要改良刀具,提高安全性,讓悲劇不再發生。

        為了改進工作用的刀具,徐立平和同事們一起去西安城隍廟,從木匠的刀具上尋找靈感;在廠房一遍遍試驗,摸索設計參數;回到家像“著魔”一樣,在紙上涂涂畫畫,經過不斷創新修改完善,一套半自動整形專用刀具誕生了,切削,稱量,廢藥處理一氣呵成,這套刀具被命名為“立平刀”。

        工作過程中,徐立平處處留心、摸索實踐,與團隊隊員一起根據不同類型的發動機、整形的不同階段和不同部位,設計、制作和改進了幾十種刀具,其中9種申請了國家專利。

        “受徐師傅的影響,我們整個班組充滿了創新研究的氛圍。寫論文、搞發明、申專利也成了每一位技師的追求。”杜鵬說。

        就這樣,徐立平用他的執著,影響著一個個工人,影響著一批批航天人。

        30余年數不清多少次的起刀、推刀、回刀成就了這樣一個“大國工匠”。現如今,徐立平更忙碌了。除了承擔重大科研工作的火藥整形工作,因為這些故事廣為人知,徐立平也逐漸在電視鏡頭閃光燈下頻繁出現,2015年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2017年獲中宣部時代楷模、大國工匠、優秀典范等榮譽和稱謂接踵而至。

        然而對此,徐師傅卻略感不安:我只是在我崗位上做了我該做的事,除了我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工友們。但我也感到十分幸運,因為我可以將從我的工友、我的父母、我的領導他們身上學習傳承下來的勇于擔當、腳踏實地的堅毅品格和奉獻精神傳遞出去,感染更多的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天堂中文官网在线|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