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間 他從“半路出家”成長為“技能大神”
兩年時間 他從“半路出家”成長為“技能大神”

文章來源: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7-13
旁人眼中,高雨楠是青年榜樣、杰出代表、單位里最年輕的“技能大神”。而他卻說,自己只是向著航空夢想又前進了一小步,離成功還差得很遠。未來,他還要用自己所學,更好地服務青年成長、服務企業發展,為新時代航空強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7年,高雨楠摘得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制造團隊挑戰賽項目”銅牌,獲得“全國技術能手”,航空工業“青年崗位能手”,陜西省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十大技術能手”等諸多榮譽稱號,并于2018年當選為團十八大代表。
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舞臺
出生于航空世家的高雨楠打小就對飛機感興趣。大學一畢業就來到航空工業陜飛,成為了一名飛機結合專業工藝員。雖“半路出家”,但他僅用兩年時間就成長為公司最年輕的裝配技術“大拿”。
初入職場,高雨楠也曾深感差距和壓力。“半路出家”改學機械制造、沒有相關專業系統學習功底,對飛機研制流程及相關理論知識不了解,那段時間,無論師傅做什么工作高雨楠都形影不離、緊跟學習。高雨楠牢牢記著師傅的話:“認認真真做人,扎扎實實做事。不要覺得一些東西不重要就放棄學習,學到腦子里的東西才是自己的財富。如果一直等、靠、要,永遠不能把自己拎起來。”
2016年3月,高雨楠報名參加了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備賽期間,日均6小時以上機械制圖練習,每個零件上百個尺寸、10~20個特征,將芝麻粒大小的貼片器件固定在上百個焊點上,從產品機械結構定型、軟件編程、產品設計到整體框架搭建,從建立中斷程序與主程序的協調關系再到程序優化,全部都要自己獨立完成。
歷經一年多的6次選拔,他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如愿以償。2017年10月20日,高雨楠和2名團隊成員出現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賽場,這支平均年齡22歲的年輕團隊,憑借過硬的技術和團隊協作,讓世界對中國航空制造刮目相看,讓五星紅旗在世界舞臺上飄揚。
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90后”的高雨楠說自己趕上了好時候。小時候,從姥姥、姥爺和父母兩代航空人身上,他讀懂了滿腔航空情懷和報國熱忱,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工作后,從師傅和同事身上,他看到了為了航空事業付出汗水,不求回報、默默奉獻的航空報國精神和對飛機制造追求極致的工作態度。他認為,新時代的航空人踐行航空報國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腳踏實地,從不斷實踐中磨煉自己,打牢基本功。
由于長時間在外訓練、參加比賽,投入工作后,高雨楠說自己有過一段時間的技能恐慌。及時調整后,針對能力短板,他制定了系統的學習計劃,梳理飛機總裝工作所涉及的十余項專業難點,了解專業關聯,理論+現場察看,多學多問。尤其是被調配到總裝脈動生產線后,他開始負責工藝技術的改進和提升,以及設備運行和維護工作。高雨楠一刻也不讓自己閑下來,“如何發揮特長?如何讓新設備運行得更好?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設備精密度?如何利用CATIA軟件建立可視化生產流程、優化現場管理……”他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從機械和特設兩大專業著手研究,學習飛機生產各流程專業知識。辦公室、現場兩頭跑,學習、改進交替進行。雖然沒有硬性指標要求“懸”在頭頂,但高雨楠卻從未松懈過。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接著一個的短期目標,逼著自己逐一去實現。走近他,了解他,才發現他有多努力。同事何子龍說:“外出比賽期間,他對廠里的業務并不是很熟悉,回來后僅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吃透了所學專業的基礎工藝,不論天賦還是勤勉,他絕對是一個非常努力、非常踏實的人。”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如今這個帥氣的“90后”小伙子,和很多職工一樣,成為了摸爬滾打在一線的、最忙碌的航空人之一。他用自己拼搏的汗水、努力呵護著“航空夢想”的種子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李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