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8-20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的電網建設者扎根高原,為藏區建設堅強電網,服務藏區經濟社會發展。該公司所屬四川蜀能電力有限公司員工葉建剛、楊順兵、蘭天等,在參與建設川藏聯網工程、藏中聯網工程中,努力克服自然環境惡劣、施工條件艱苦等困難,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智慧,為建設好“電力天路”努力奮斗。
國網四川電力在工程建設中成立黨員突擊隊
葉建剛:高原嚴寒何所懼
曾經加過川藏聯網工程建設的葉建剛,回憶起自己和同事在藏區工作生活的那段時光,仍然興奮不已。葉建剛是川藏聯網工程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包五段的項目部經理,他和隊友負責70多千米的輸電線路建設,在海拔4600米高的地方組塔架線。
葉建剛(左二)在組塔現場進行技術指導
這里溫差很大,白天20多攝氏度,到了夜晚,氣溫可降至零下10攝氏度。為了抵御寒凍,同事們所住的帳篷密閉性非常好,造成帳篷里的水蒸氣散發不出去,到了早上就變成薄薄的一層冰,覆蓋在被子上和大家的頭上。
葉建剛說,在一次放線作業時,突然來了狂風暴雨,沒一會兒天空開始下冰雹,大的有乒乓球大小,小的有胡豆那么大,電網建設者雖然戴著安全帽,被砸到也能感受到疼痛。葉建剛打趣道,冰雹砸在頭上,誰的喊痛聲大,誰就是剛到工地上不久。因為一旦來到工地,由于上山和下山都需要耗費半天的時間,大家基本不下山,在工地上一待就是兩三個月。大家根本沒有時間去縣城理發,這兩三個月的時間,大家頭發長得蓬頭不齊,戴上安全帽,頭皮和帽子就有一定的距離,還可以起到緩沖作用。
葉建剛在藏區建設電網的日子非常艱苦,在聽了革命軍人保家衛國的戰斗故事,他覺得能夠在雪域高原參與輸變電工程建設,是非常自豪的事情。他雖然不能像革命軍人那樣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但和革命軍人的使命感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是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而奮斗。
楊順兵:缺氧不缺斗志
參加2016年~2018年藏中聯網工程建設的楊順兵,負責西藏林芝地區左貢縣東達山包1~包6段輸電線路施工。2016年3月,楊順兵帶第一批施工隊進入工程一線,海拔5000多米的東達山在進入春季后依然是滿地積雪。這里氧氣稀薄,但對于從事電網建設20多年的楊順兵來說,這算不了什么。
2017年10月份,施工進入立塔架線的高空作業階段。在前往立塔現場的途中,楊順兵饑腸轆轆,天氣嚴寒加上缺氧,他行進30米需要用10分鐘。他深一腳淺一腳踩在積雪上,踉蹌滑倒數次。
作為隊長,楊順兵每天都擔心,面對高原惡劣的氣候環境,施工現場員工包括自己可能“掉隊”。有一次,楊順兵在施工現場踩空積雪,身體滑倒,躺在積雪中一動不想動。面對從未遇到的困難,他想放棄。
電網建設者在積雪中前行
可是,楊順兵躺在積雪上,腦海里頓時出現他入黨宣誓的情景:由革命老軍人涂伯毅領誓,每一句誓言都鏗鏘有力,楊順兵心潮澎湃,熱血翻騰,渾身每一個細胞都充滿力量……涂伯毅在一次戰斗中,身體幾近殘廢卻依然堅強樂觀,頑強作戰。老一輩革命軍人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美好生活,還需要維護,而他作為電網建設鐵軍的一名戰士,必須堅持到底。
想到這里,楊順兵猛地從雪地站了起來,繼續前行在積雪上,步伐更加堅定。楊順兵將他這次滑倒的情節、經歷講給同事們,把那股讓他站起來的力量傳遞給大家。
蘭天:鐵漢亦柔情
同樣是在藏中聯網工程,蘭天在左貢500千伏變電站建設工地工作。這個站所在地海拔達4100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00千伏開關站。2017年8月,蘭天擔任左貢500千伏開關站安裝項目經理,負責電氣安裝工作。因為天氣變幻莫測,為了保證按時投運,所有建設任務要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對蘭天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蘭天開始研究當地天氣的變化規律。他發現草原上上午風沙小,下午2點左右風沙就開始逐漸加大。
順天勢,定工時。為了保證完成“6·30”節點任務,蘭天決定在施工現場外50米的安全區域設置一個臨時用餐點。所有施工隊員輪流吃飯,以保證施工不間斷,趕在起風前完成當天的任務。
蘭天和同事的最好戰績是用6天完成9臺高壓并聯電抗器、3臺中性點電抗器的安裝工作。就這樣,他們與時間賽跑,為后續工作贏得寶貴的工期。
電網建設者在復測線路途中
蘭天對自己和同事能在極端環境下按期完成任務,就像戰士打了勝仗一樣驕傲和自豪。但他也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蘭天說,他大學畢業后如愿以償成為送電工,先后參與沐川500千伏開關站、攀枝花500千伏變電站、新都橋500千伏變電站、類烏齊110千伏變電站等的建設,今年是工作的第九個年頭。這九年,他隨電網工程建設走遍半個中國,卻很少在家里待,以致現在2歲的女兒對他很陌生。“想讓女兒開口叫爸爸,還得用她最喜歡吃的海苔來哄。”蘭天說。
【責任編輯:李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