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號付春艷:央企走出的世界冠軍
中國通號付春艷:央企走出的世界冠軍

文章來源: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1-01
中國通號北京工業集團信號女工付春艷當選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在中國通號北京工業集團北信公司電子加工中心組焊工序,付春艷手拿烙鐵正在焊接眼前的一塊印制板,在0.5mm間距的貼片集成電路引腳間,憑肉眼手工焊接數百條引腳,它們穩穩地粘接在印制板上,成為中國高鐵信號設備的“大腦”與“中樞神經”,守護高鐵運營安全。
2006年,19歲的付春艷從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微電子技術與器件專業畢業,成為了中國通號北信公司的一名組焊工,她入行11年,憑著一絲不茍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將手工焊接技能鉆研得爐火純青,從一名普通的焊接工,成長為IPC手工焊接世界冠軍、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貼和“火車頭獎章”獲得者,付春艷用大國工匠精神領跑出了鐵路信號裝備制造領域的“中國速度”。
大國工匠是這樣“煉”成的
付春艷在IPC手工焊接世界大賽上
付春艷所在的北京工業集團北信公司是中國高鐵列控核心裝備生產基地,我國高精尖的高鐵列車信號主要控制設備均在此生產,滿足CTCS0-3級全部列控系統裝備的批量生產以及國內外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對高端信號控制裝備的需求。
付春艷和班組的同事們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產品不同型號的印制板,趕上哈大、海南東環高鐵集中供貨時,因高寒高溫高濕環境因素的影響,高鐵信號設備要進行特殊工藝處理,無法采用自動化貼片裝備來批量生產,只能靠手工焊接完成,因此手工焊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高鐵信號產品的安全可靠性。
焊接印制板上的精密元器件,按每天60塊印制板計算,一天要完成上萬個焊點,每個點的焊接時間只有3秒,這對基本功有很高的要求,付春艷說:“班組都是女同志,要高質量地完成組焊任務,大家苦過、累過,但是誰也沒有放棄過。”
工作最初并非一帆風順,付春艷焊接的印制板返工率很高,但付春艷相信熟能生巧,自己要像師傅們看齊,把這項技術學精學好。她將大量的電子器件及其性能熟記在心,學習計算分辨各類電阻、電容的數值,細心閱讀和學習各種產品的工藝文件,很快掌握了手工組焊技術的關鍵點,由她焊接的印制板歸整密貼,天衣無縫,她交檢的產品在手工焊接工序始終保持著零返工的記錄。
而此時,正是中國高鐵蓬勃快速發展時期。從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再到擁有完全自主創新技術、實現產品國產化,北信公司承擔了大批量新裝備的生產制造任務,各種大密度、規格、集成電路、微小元器件、異形元器件的應用在新產品試制中,付春艷憑借過硬的技術,成為試制焊接的第一人選,她暗下決心,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面對新圖紙、新工藝、新器件,她逐條記錄不同的焊接操作方法、溫度控制等數據資料,反復比對、試驗,對焊錫的用量、烙鐵的溫度、焊接的時間都摸索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焊接工法,她說,引腳多的貼片如果焊接偏離正常范圍,就會影響貼片本身的性能,造成接觸不良的質量問題,她首創的“多引腳貼片的手工定位法”解決了多引腳焊接的工法難題,在公司內被廣泛推廣使用。
用付春艷的話說,好的方法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產品質量,還能減少無謂的勞動。經過多次實戰演練,她焊接印制板的速度和質量遠超過其他人,成為通號工匠中耀眼的“半邊天”。
手工焊接的世界級中國名片
付春艷和她的班組在工作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13年2月,付春艷在美國圣地亞哥舉辦的IPC首屆世界手工焊接大賽上,她代表中國通號力挫群雄,一舉奪冠,這標志著中國手工焊接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付春艷在回憶整個比賽過程中,說她曾將貼片電路用鑷子從軟管中剝離時,貼片電路飛了出來,電路極小,找不到了,當時就慌了,但她穩住了情緒,重新找到貼片,繼續操作。
在全場60分鐘的比賽中,付春艷僅用51分36秒就完成了印制版識圖、選型、插件、組裝、焊接、檢驗等系列操作,最終以近乎滿分的速度、質量和工藝特色征服評委,評委點評說道:“這就是最標準的IPC的焊接手法!”
比賽時有一個細節令人津津樂道,賽前有一位美國裁判介紹付春艷時,說:“她就是來自中國的選手,專門生產高鐵產品。”美國裁判一聽,立刻伸出大拇指,大聲地說:“中國人,高鐵,太厲害了!”
奪冠后在面對外國記者的采訪時,付春艷說:“我特別喜歡組焊這項工作,一大堆電子器件,經過我的組裝焊接,成為列車運行安全控制設備,我希望用我的雙手焊接出更多更好的產品,讓中國制造享譽全球。”
12年間,付春艷手里焊接的印制板足足有23萬余塊,幾乎裝備到了中國高鐵所有的信號設備上,一枚小小的貼片焊接質量關系到中國高鐵的運營安全, 付春艷深知,肩上所擔負的責任與使命,不允許自己出絲毫差錯。
奪冠歸來的付春艷,面對鮮花和掌聲,沒有自我陶醉,一頭扎進創新攻關中,先后創新MOBAD印制板焊接、ZPW.G-2000K.S印制板采取拼板波峰焊接后切板、ZPW.J-K/SZ優化產品焊接時使用絕緣片替代絕緣墊圈、CPU板生產將貼片改成雙面回流焊等工藝工法,使手工焊接工作流程更加流暢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付春艷用自己的實力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制造的優質高效。
做好工匠 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2013年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總裁兼CEO為付春艷頒發冠軍獎杯
頭銜越來越多的付春艷,大家都開始稱呼她為“大國工匠”,小付卻很謙虛:我還年輕,世界手工焊接制造工藝永無止境,我還需要繼續學習。
目前我國時速300公里以上高速鐵路均使用軌道電路產品,猶如動車組安全衛士,保障著列車的安全運行。在2000A軌道電路更新升級任務中,付春艷主動請戰,承擔2000A軌道電路優化產品的初期試制工作,產品所用的CPU印制板100%采用手工焊接,板面上表貼器件達到100余個,QFP器件引腳密度大焊盤間距小,引腳與焊盤的偏移量不得大于焊盤直徑的25%,這一串串數字意味著沒有可借鑒和參考的先例,而且對于肉眼識別是相當大的考驗。付春艷憑著那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鉆勁兒,一頭扎進圖紙和數據里,摸索著干起來。
為確定焊接技術參數,他比對圖紙,反復進行焊接試驗,她在車間不分晝夜地研制,她在吃透各項焊接指標數據的基礎上,創新制作了J.XS-8B/B1工裝模具,在不影響焊接質量的前提下,使工效提高了30%,為接下來大批量供貨奠定了基礎。
“匠”星閃耀 共同守護高鐵安全
中國通號北京工業集團北信公司首席技師工作室師徒簽字儀式
獨木難成林,一花不是春。付春艷十分清楚,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傳授于人,才能讓工匠精神綻放光彩。
“焊錫的時候手法要快,避免長時間焊接錫絲中的助焊劑無法揮發干凈,造成粘連。”這是她作為“IPC培訓師”常態化地在工序上手把手耐心地指導著同事們怎樣更好地焊接印制板的日常。在她的主導下,IPC賽前焊接培訓班舉辦6期,培訓70多人次。如今,多人已經成為了焊接領域的骨干力量,其中她的兩名徒弟分別取得了2014年IPC手工焊接大賽華北賽區亞軍、2016年IPC手工焊接大賽華北賽區季軍。
為更好發揮先進模范的帶頭引領作用,付春艷加入了“重銳創新工作室”,組織開展崗位練兵活動,悉心將自己所學所會傳授給年輕職工,她所在的組焊工序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 “全國工人先鋒號”。
付春艷坦言,自己很幸運,趕上了中國高鐵蓬勃發展的大時代,其實公司有很多與她一樣認真踏實、堅持奉獻的“大國工匠”們,為中國高鐵的安全把關,他們都是“中國速度”背后有力的保障者和守護者。
付春艷所在的電子加工中心,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重銳,全國技術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馮浩,市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曾濤。這樣一批人,始終以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為己任,守護軌道安全,奏響中國制造最強音。
10月30日,付春艷作為基層生產一線代表出席中國婦女第十二次代表大會,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她說,這既是組織對她的信任,更是對一名基層高鐵人寄予的殷切期望,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為一線工人做點實在事。
【責任編輯: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