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內裝總指揮:想用兒子的名字來紀念這次“戰疫”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內裝總指揮:想用兒子的名字來紀念這次“戰疫”

文章來源:封面新聞 發布時間:2020-02-04
2月4日9點26分,湖北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首批50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當救護車載著從武昌醫院、漢口醫院等醫院轉診的患者陸續抵達,不少人濕潤了眼睛。
從新聞中獲得這一消息的劉鋮,更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喜悅與感動。作為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的內裝項目總指揮,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總經理劉鋮與近五百位同事晝夜奮戰,終于在2月2日這一天,將參與建設的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內裝總指揮劉鋮
2月2日,也注定成為劉鋮終生銘記的日子。但對劉鋮來說,這一天的意義還遠非如此。因為,作為一名父親,他的兒子也在這一天來到了人間。
也是這一天,由軍隊抽組的1400名醫護人員確認將進駐火神山醫院,承擔醫療救治任務……
這些,都讓劉鋮看到了希望,也都成為了他感動與喜悅的一部分。
初為人父的劉鋮,還來不及給兒子取名字,但他堅定地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我的寶寶取名,肯定要與這場‘戰役’掛鉤”。
僅僅幾小時 200余位工人從四面八方趕來
2月3日一早,接連忙碌了三天兩晚的劉鋮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專訪。他告訴記者,自己剛在凌晨抽空回了一趟家,這也是1月30日以來他第一次回家,盡管他的家就在離施工現場1小時車程的漢口。
劉鋮至今都無法忘記,1月30日上午10點,他接到通知,要求組織人員負責雷神山醫院四個院區中最大院區——一區的內裝工作。當時,他匆忙安排完家里的事,就不得不告別即將臨產的妻子。僅3個小時后,就趕到了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并火速確定了工作內容、完工日期等重要事項。
劉鋮告訴記者,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病房是“箱式板房”,中建深圳裝飾項目組主要工作是將這些“成品”組裝起來,包括隔墻板、隔離房門、馬桶等潔具的安裝,以及板房之間的密封、保溫工作等。
“板房吊裝過來,最大的工作量就在這一塊,比較瑣碎。”劉鋮說,當時遇到最大的困難是“需要充足的人員保證施工”。
當晚,包括劉鋮在內的38名管理人員就開始了緊急的人員協調、動員,“要聯系車、司機,還有工人,逐個打電話,不斷溝通協調。”
讓劉鋮感動的是,很多員工主動請纓,“當我一發出這個消息時,很多人很快響應。”
至于自己,劉鋮坦言絲毫沒有猶豫,“這種時候,肯定要體現國企擔當。”而作為常年在武漢工作的湖北黃岡人,在目睹了武漢、黃岡等地的疫情后,“我由衷希望能盡快參與到醫院的建設當中。”
最終,僅用了數小時,200余位工人就從四面八方趕來,到達了施工現場。“1月31日,整個(工程)就運轉了起來。”
凌晨2點再次“臨危受命” 全速搶工火神山
2月1日凌晨2點,劉鋮再次接到電話,要求支援火神山醫院三區、四區的內裝建設。
電話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
5小時后的早上7點,劉鋮一夜未眠,將緊急組織的150名工人送往火神山,“全速進入搶工。”
傾力合作,忘我工作,夜以繼日……這些“火線”上閃光的品質,讓火神山醫院一區、二區的內建任務也最終落到了劉鋮所在項目組的肩上。當天采訪時,火神山醫院已進入三區、四區的收尾,“基本上差不多了。”這時的劉鋮,似乎才稍微松了一口氣。
劉鋮告訴記者,截至目前,項目總計施工人員已達400余人、管理人員達68名。大家戰斗在一起,放棄休息、放下家人,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
為了保證工期、保證質量,幾天下來,管理人員都采取倒班制,“早上8點到晚上12點一批,第二批管理員深夜11點就到場,從凌晨工作到早上9點。”而劉鋮更是幾乎沒有休息,“累了,就在工地現場的辦公室坐一會兒”。
“我的寶寶取名 肯定要與這場‘戰役’掛鉤”
劉鋮的奔波與付出,也深深打動了妻子,并改變了妻子最初的想法。
原來,在剛接到施工通知時,臨產的妻子希望丈夫能一直陪在身邊,但看到劉鋮的忙碌,看到全社會對兩所醫院的期待,妻子最終成為了劉鋮的鼓勵者——“好好干活”,而這位即將生產的母親對丈夫最大的期盼,則是樸素的四個字——“平安歸來”。
2月2日凌晨4點,正在趕工的劉鋮接到產房來的電話——深愛的妻子面臨手術。這時的劉鋮才不得不放下手頭工作,頂著夜色與寒冷,驅車趕到醫院。“等我到了,她才做的手術。”好在母子平安,7斤4兩的兒子健康的來到了這個世界。
而生為人父的喜悅,卻無法讓劉鋮完全沉浸其中,他依然掛念著工地,掛念著奮戰的兄弟,掛念著在建的醫院。
他深深知道,對不懂的人來說,那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工地,但對疫情之中的武漢人民來說,那是希望,是期盼,是光明。
大學畢業至今,已在中建裝飾工作十年的劉鋮,雖然工作地點經歷了北京、天津到武漢的“北南跨越”,雖然職位也從一線施工人員奮斗到了分公司經理,但這樣的工程對他來說,還是真正的第一次。他認為,這已不僅是工程,而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
提到媒體近期對醫院建設的直播,他坦言這是對施工單位的監督,也是對全體施工人員的鼓舞,“因為全國人民在看著我們。雖然按期交付的承諾就像一副擔子壓在肩上,但我們一定會拼盡全力。”
2月2日,火神山醫院順利交付,雷神山醫院的內建工作也正順利進行,預計2月5日就能完成。
劉鋮說,兩所醫院的內部配置基本一致,每層樓有42間病房,每間病房有兩張病床,火神山醫院可容納1000張床位,雷神山醫院可容納1600張床位……
談到這些數字,他熟悉得仿佛在訴說家里的一切。這種熟悉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他對剛剛降生的兒子的了解。
在采訪快要結束時,記者問到初為人父的他想給寶寶取個什么名字?劉鋮笑了笑說,“等我回去再取,要慎重一點”,但接著,他又堅定地告訴記者,“我想,肯定要和這場‘戰役’掛上鉤。”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