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突擊隊”的六天五夜
—— “雷神山醫院”天然氣配套工程建設紀實
—— “雷神山醫院”天然氣配套工程建設紀實
“雷神突擊隊”的六天五夜
—— “雷神山醫院”天然氣配套工程建設紀實
—— “雷神山醫院”天然氣配套工程建設紀實

文章來源: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2-19
2020年2月4日10時40分,隨著天然氣閥門的緩緩啟動,一簇橘色火苗燃起,武漢雷神山醫院燃氣工程完成調試并置換點火,標志著武漢第二座“小湯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管道燃氣正式通氣,為醫院按時交付使用創造了有利條件。那簇歡快燃燒的火苗,在這個不同尋常的鼠年春節里,在凜冽的冬日寒風中為人們帶來了暖意。
“接到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通知,雷神山醫院項目需要使用天然氣,請做好施工準備,隨時投入戰斗!”1月29日,華潤燃氣正式收到雷神山燃氣項目建設通知。
1月25日,根據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武漢市決定在火神山醫院的基礎上,另建一座雷神山醫院,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建設模式,依托原江夏區軍運村食堂和3號停車場改建而成的一座戰地醫院,設計床位1600張,絕對工期7至8天,計劃2月5日竣工投用。
馬上,武漢江夏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就接受了這個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不惜一切代價、按時高質量完成雷神山醫院天然氣配套工程建設。
隨即,武漢華潤燃氣雷神山醫院項目建設指揮部、雷神山項目臨時黨支部成立,工程管理中心立即組織開展人員、設備及材料籌集工作,通過反復溝通、積極動員,施工班組人員熱情高漲,紛紛請愿要求投入戰斗。最終,由7名黨員和骨干員工共36人組成“雷神突擊隊”,再加上50名后勤保障人員,共86人參與項目建設及后期運行保障。
召之即來
所有參建人員接到的第一道命令是:取消休假,回到崗位奔赴一線!因為,時間緊迫。雷神山醫院燃氣項目建設總指揮胡斌、現場總指揮許為飛、雷神突擊隊隊長葉家煉以及所有的參建人員沒有任何怨言,克服重重困難從四面八方奔赴工地。他們中,有放棄照顧家中懷孕七個多月妻子的黨員,有近一年未回家與父母團聚的青年突擊隊員,還有巾幗不讓須眉時刻跑在前線的女同志……他們以“召必回”的決心通過介紹信、開具通行證等方式從外地迅速趕往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投入到建設中。
1月30日,36名華燃工程人以無畏的勇氣簽下了雷神山項目請戰書——“不懼危險,奔赴一線,堅決完成任務”。
來之能戰
隨著戰斗號角的吹響,材料、設備迅速集結,36名突擊隊員在雷神山醫院項目戰場開始了 24小時不間斷施工,挖機、鉆機運轉聲音響徹晝夜。
“工期特別緊!這么大規模的醫院管網及配套工程平時最少要一個月才能建成,為了雷神山醫院能夠順利用上氣,我們與時間賽跑,提前兩天完成建設,為醫院我們吃點苦也算不了什么!很值得!”突擊隊隊長葉家煉這樣說道。
輕飄飄的“吃點苦”三個字后面,其實意味著工期緊張、作業面狹窄、安全管控嚴格、防護物資短缺等重重困難。雷神山醫院工地7.5萬平方米的現場匯集了數十家參戰單位,同時聚集了三四千名施工人員。最大的困難就是場地協調問題,擬建管道上方堆滿了各家單位的物資設備,現場挖機吊車騰挪困難,不同管線之間交叉來往。在現場異常緊張的形勢下,雷神突擊隊一邊清理堆積物資,應對接連不斷的變更,一邊避開高峰期埋設管道,見縫插針,一米一米往前推進施工斷面。
工地現場水電資源非常有限,分散的施工作業點全部依靠自帶的五臺發電機進行保障,而現場自來水是完全無法供應,特殊時期連洗手都成了問題,隊員們吃飯需要與其他單位搭伙,現場施工條件艱苦程度難以形容。
戰之能勝
在武漢封城、防控措施嚴格、疫情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不僅人員進出、車輛通行受限,而且醫療防護用品短缺,嚴峻的疫情形勢對工程建設造成了極大困擾。施工人員每天必須兩次測溫,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始終處于緊張狀態。
“需要什么說一聲。”后方不斷傳來其他班組的聲援。
“報告,前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指揮部要求再新增6臺鍋爐,口罩用完了,酒精告急。”突擊隊憂心如焚。
“鍋爐物資到位,200只口罩、20瓶酒精馬上送達。”
……
前方緊鑼密鼓的戰斗時刻牽掛著每一位華潤燃氣人的心。武漢江夏及新洲公司大力馳援,全國各地成員企業緊急捐贈來的物資讓寒風中的奮戰人員倍感溫暖……華潤燃氣人無懼疫情、攜手并肩,共同保障了該項目安全高效建設。
雷神突擊隊深夜奮戰
1月30日,項目所需設備、材料籌集到位,進場施工;
2月1日,完成定向鉆穿越以及全線管道設備連接;
2月2日,新增6臺鍋爐管道安裝完畢;
2月3日,下午完成吹掃試壓。
2月3日晚,項目如期完工;
2月4日,雷神山醫院項目天然氣配套工程按時交付,成功點火。
6天5夜,盡顯華潤燃氣人的擔當。
在項目結束,突擊隊員撤退時,隊長葉家煉和隊員們看著即將完工的醫院,輕輕說道:“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更希望這個工程,以后再也不需要啟用了。”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