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課:國家需要就是航天人的志愿
一堂好課:國家需要就是航天人的志愿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2-28
“天”是人類生活的第四環境,是國家主權的第四個疆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事業要想發展、強大,要想超過別人,必須靠自己,一定要記住我們中華民族光榮的、苦難的歷史,這會帶給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戚發軔院士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講的新一期《一堂好課》在央視播出。戚發軔結合親身經歷講授,生動而震撼,讓廣大青年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航天事業的魅力、中國航天的實力以及未來使命的光榮。課間,主持人康輝還現場連線航天員劉洋、陳冬,為幾名熱愛航天事業的小朋友答疑解惑。
在上半堂課,戚發軔主要講授航天探索的意義與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
為什么要探索太空——
宇宙無邊無際,人顯得很渺??;但是人類又是偉大的,因為人類要探索太空,把浩瀚的宇宙搞清楚、利用太空中的資源為地球上的人類服務。
“天”是人類生活的第四環境,是國家主權的第四個疆域,要靠航天技術來維護。
太空中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
軌道資源:衛星、飛船等航天器在軌運行,每種軌道的作用各不相同,資源極其珍貴。特別是赤道上空三萬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靜止軌道,只有一條。
環境資源:在太空可研究“0”重力下生物、材料的變化;太空中的輻照能助力人類培育出地球上培育不出來的優良種子;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沒有大氣層的衰減。
其他天體的資源:月球、八大行星、小行星等。
中國航天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大能力:進入太空、利用太空、捍衛太空,中國在這三大能力上位居世界一流,是航天大國。
中國在哪些領域利用太空——
衛星應用:衛星能傳輸、獲取、發布信息。
通信衛星可以傳輸電視節目等信息,我國的通信衛星不僅能自己用,還能出口到世界各大洲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極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還有資源衛星、海洋衛星……
我們充分利用軌道資源,為國家的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服務。
載人航天:中國人萬戶是人類載人航天先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包括載人飛船階段、空間實驗室階段、空間站階段。預計到2024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月球與深空探測:中國探月工程也分三步走,第一步繞月飛行包括嫦娥一號、二號任務;第二步落月包括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航天器首次月背軟著陸;第三步是從月球上“拿東西回來”。
火星探測機會寶貴,每26個月才有一個窗口。今年趕上了,我國要送帶火星車的探測器去火星,而且要一次完成繞、落、巡。
在下半堂課,戚發軔重點講授中國航天精神。
60多年來,中國航天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與精神,雖看不到也摸不到,但卻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推動隊伍克服困難。
航天傳統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核心。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事業,要想發展、強大,要想超過別人,必須靠自己。60年來,中國航天人有深刻的體會。從“兩彈結合”到發射人造衛星,都是靠我們自己的努力。
凡是我們沒有的,別人不會賣給我們;凡是我們經過努力搞得差不多了,別人又來賣了,但賣的也是二手貨,先進的東西不會給我們。
當年需要,現在更需要。年輕一代航天人面臨的是更有挑戰性的任務,更要靠自己努力。
“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愛國不需要討論、不需要教育,我們那一代人都親身感受過中國落后、挨打、受氣,自然地接受了愛國的思想。
國家需要飛機我就學航空,需要導彈我們就研制導彈,需要運載火箭、衛星我們就研制運載火箭、衛星,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愿。
今天,大家也要主動接受愛國教育,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事業、愛我們的團隊、愛我們的崗位。
不要把愛國看得那么神秘、高不可攀,把我們的智慧、把我們的時間、把我們的能力獻給自己的崗位,每一個人把工作搞好了,國家強大了,這就是愛國。
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安全可靠性極高,工程難度極大。飛船研制團隊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一系列研制、試驗任務,確保飛船萬無一失。
面對緊張的任務周期,團隊成員群策群力,結合研制返回式衛星的經驗,大膽創新,迅速完成首艘試驗飛船研制任務,保住了原定的上天節點。飛船返回艙以極高的精度返回地球,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與此同時,戚發軔也坦誠地介紹了后續中國航天面對的嚴峻形勢與沉甸甸的責任:
在空間科學技術上,我們跟航天強國差距很大;
在衛星應用及其產業規模上,我們還應該做得更好,給國家創造更多財富;
要在“第二個100年”建成科技強國、在2045年建成航天強國,我們面臨的挑戰很嚴峻。
最后,戚發軔勉勵青年一代:“一定要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的、苦難的歷史,這會帶給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建設航天強國的任務在你們身上,希望大家努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事業都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相信你們干得一定比我們好!”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