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上 光明相伴——國家電網服務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工作紀實
幸福路上 光明相伴——國家電網服務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工作紀實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9-13
在全面深入推進的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把服務脫貧攻堅和西藏電網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立足公司實際,發揮電網基礎設施作用和行業優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富民興藏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和積極貢獻。
貧困地區電網建設改造取得重大成效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正在建設的貧困村通電工程
脫貧攻堅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國家電網作為黨領導下的特大型國有骨干企業,把全力服務脫貧攻堅作為發揮“六個力量”作用的責任擔當。
電網作為重要基礎設施,是貧困地區實現脫貧的關鍵因素之一。國家電網始終把開展電力扶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不斷加大貧困地區電網建設改造投資力度。
一組數據最能反映工作成果:“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累計完成農村電網建設改造投資5321億元,較好地解決了49個縣域電網孤網運行、124個縣域電網與主網聯系薄弱和3071萬農村客戶低電壓問題;從“十一五”到“十二五”,國家電網累計解決192萬戶750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實現了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戶戶通電”目標。
如果說“戶戶通電”的記憶有些久遠,那么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兩年攻堅戰”則是新近的記憶。2017年9月,國家電網提前3個月打贏2016~2017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兩年攻堅戰”,為153.5萬眼農田機井完成通電,為6.6萬個小城鎮(中心村)完成電網改造升級,為7.8萬個自然村通上動力電,僅這兩年時間就惠及1.6億農村人口、1.4億畝農田,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力。
隨著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近年來,國家電網將精準扶貧的主要精力投向更偏僻的山溝、更貧困的村寨。
布楞溝,在東鄉語里意為溝邊邊上的村子,與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其他的村落一樣,布楞溝村坐落在高山深壑里。
2013年春節,習近平總書記到村子里看望東鄉族百姓,那時候的布楞溝村不通水、不通路。習近平總書記叮囑說:“要把水引來,把路修通,把新農村建設好。”
國網甘肅電力針對東鄉電網及東鄉縣供電國家電網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實施了東鄉縣精準脫貧電網改造“兩年攻堅戰”專項行動。如今的布楞溝村和五年前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
布楞溝村是國家電網實施深度貧困地區電網攻堅工程的一個點,更多“點”上的工作也在推進。2017年11月,中央印發《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明確全國“三區三州”為深度貧困地區(縣),其中“三區兩州”在公司供區內。
今年3月19日,國家電網啟動“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攻堅工程,在人、財、物各方面加大對“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共安排投資210億元投入電網建設,2018年安排投資66億元。
在更多地方,從“有電用”到“用好電”的轉變正在發生。農網建設一直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按照計劃,國家電網未來三年將投資3300億元專項用于農網改造升級,到2020年實現動力電全覆蓋,初步建成清潔高效的農村綠色能源供應體系,有效保障農業農村新業態、電采暖設備、電動汽車、智能家電等新型用電需求。
光伏扶貧送項目更送希望
湖北神農架林區陽日鎮陽日村國家電網捐贈的光伏電站
今年6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神農架林區開展專項評估檢查。評估結果顯示,湖北省神農架林區達到脫貧摘帽條件,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這是國家電網定點扶貧的五縣區中第一個脫貧摘帽的。
國家電網與神農架等貧困縣區結緣已有23個年頭。1995年,原電力部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統一部署,開始對三峽庫區的湖北省“三縣一區”(秭歸縣、長陽縣、巴東縣、神農架林區)實施定點幫扶。此后,國家電網持續開展幫扶,到2011年,新增青海省瑪多縣為公司定點扶貧縣。20多年來,國家電網逐年加大定點扶貧投入,從通電、通水、通路,到送醫、送學、送培訓,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6年,國家電網全面啟動“國網陽光扶貧行動”,在“四縣一區”建成7座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每年扶貧收益約700萬元,直接為5000多貧困人口提供穩定、可持續的收入保障。
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古木遮天。大九湖鎮落羊河村是整個林區最偏僻的村落。2017年4月,落羊河村全體村民給國家電網寫了一封聯名信,感謝國家電網的無私幫扶。國家電網無償捐建的光伏扶貧電站在這里投運,每年可產生發電收益15萬至18萬元。在落羊河村黨支部書記陳祖菊看來,電站的建成,將會給村里帶來積極的變化。
23年來,國家電網共向定點扶貧五縣(區)政府捐贈扶貧資金9.83億元,實施定點光伏扶貧工程,實施特色產業發展、安全飲水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醫療及教育、救急(難)行動等項目473個。國家電網在定點扶貧的五縣(區),累計投資7億元,建成7座縣級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和236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每年產生扶貧收益6000余萬元,讓超過10萬貧困人口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在開展定點光伏扶貧的基礎上,公司還積極服務光伏扶貧項目并網工程。
光伏扶貧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內容。根據國家下達的光伏扶貧項目計劃,近年來,國家電網規劃投資32億元,專項用于配套電網建設,積極主動做好并網服務,保障項目早并網、早獲益。目前,國家電網已累計完成配套電網投資28億元,并網總容量1396萬千瓦,項目分布在河北、陜西、湖北等19個?。▍^),惠及202萬貧困戶。
國家電網確立了“電站同步接網、電量全額消納、收益及時支付”的目標。按照國家“十三五”光伏扶貧項目計劃,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總規模約1000萬千瓦,預計到“十三五”末,公司供電營業區內將建成村級電站約3萬座。
為雪域高原注入發展動力
由于自然條件惡劣,西藏主電網過去一直未能覆蓋全部偏遠、高寒的農牧區。
面對底子薄、條件差的西藏電網,國家電網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主抓援藏工作,成立公司援藏工作領導小組,集全公司之力,從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促就業、惠民生、保穩定等方面入手,全方位開展支援幫扶。
在援藏項目中,定點援建、“戶戶通電”、青藏聯網、川藏聯網、人才幫扶等都收效顯著。
地處中印邊境地區的玉麥鄉隸屬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是我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由于地處邊陲,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玉麥鄉的用電僅靠1座125千瓦的小水電站苦苦支撐。2017年8月,玉麥鄉通大網電工程正式啟動。今年2月3日19時38分,電網員工合閘送電,玉麥鄉瞬間一片光明。玉麥鄉副鄉長尚林佳緊緊握住供電員工的手激動地說:“辛苦了!我代表鄉親們感謝你們,謝謝你們送來我們盼望已久的大電網電!”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對這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這樣的工程算經濟賬怎么樣算也不劃算,但算上穩定邊疆的政治賬、國防賬,這樣的工程就干得漂亮!干得棒!得給國家電網公司的同志們點贊!”
電網對維護藏區和諧穩定、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些年來,青藏直流聯網工程和川藏電力聯網工程相繼投運。這兩條“電力天路”已累計向西藏輸送電力53億千瓦時。同時,西藏通過大電網最大限度延伸,覆蓋范圍從2007年的25個縣擴大到目前的62個縣,供電人口達到272萬人,根本解決了31萬戶133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國家電網自2007年控股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以來,累計注資95億元,有效緩解了西藏電網發展資金短缺和經營困難問題。2017年,國家電網又安排幫扶資金50億元,支持西藏電網建設。
與此同時,電網建設“東西幫扶”、人才“東西幫扶”也由點及面,逐年展開。
“一年的援藏經歷,是我難得的人生歷練,更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闭f這番話的吳金明是江蘇海安縣供電公司盛海農電公司黨總支書記兼副總經理。他作為國網江蘇電力援藏干部,援藏一年,瘦了32斤。吳金明的幫扶任務是加快推進西藏農網建設。他在電網規劃、工程設計、工程監理、工程施工及工程結算等管理環節提出意見、建議,并得到相應落實。他離開西藏時,當地供電公司已經完成電力市場分析預測報告,為下一步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2013年以來,國家電網先后組織935名內地員工赴西藏、甘肅、青海開展管理和技術幫扶;選拔西藏、甘肅、青海172名青年骨干赴內地先進單位實踐鍛煉,提高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組織國網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電力7個省公司對口支援西藏7個地市農網建設,累計安排98名長期和2232名短期專業人員進藏,開展管理、技術、施工、物資等全方位幫扶。
未來,國家電網還將繼續發揮集團優勢,開展全方位支援幫扶。管理層面,選派管理骨干和專業技術人才赴藏支援,著力解決藏區電網管理薄弱和技術人才短缺問題,每年安排國網西藏電力10名優秀青年骨干赴內地先進省公司掛職鍛煉,提高專業管理水平;人才層面,全力吸納藏區本地勞動力,對本地生源、少數民族生源優先組織招聘、面試、錄用;同時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實行“訂單+定向”特殊政策。
扶貧攻堅仍在路上,富民興藏責任在肩。國家電網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充分發揮集團化優勢,奮發有為,扎實工作,為貧困地區和藏區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送去清潔電能和優質服務。
【責任編輯: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