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發展?】中國鐵建:紅色引擎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發展?】中國鐵建:紅色引擎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7-22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也是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2019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部署推動和率先垂范下,為期6個月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如疾風勁雨,在中國鐵建近萬個基層黨組織、14萬余名黨員中,反復沖刷洗禮,精準診治頑疾,實現了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目標。主題教育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助推劑,企業黨建、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提升,“品質鐵建”得到較好落實。2019年,中國鐵建新簽合同額20068.544億元,同比增長26.66%;實現營業收入8304.522億元,同比增長13.74%;實現利潤總額280.267億元,同比增長11.64%,實現凈利潤226.237億元,同比增長14.04%,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紀錄。
服務蝶化——在轉風樹形中凝神聚力
在打造“品質鐵建”的關鍵時期,中國鐵建用初心和使命將14萬名黨員、30多萬名職工步調協調一致,用高品質服務凝聚、團結全體職工,是實現高速度、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內在需求。
在所屬二級單位,中鐵十四局把職工的呼聲當作“行動哨聲”,找準找實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痛點、難點、堵點,讓職工當“閱卷人”。為持續聚焦轉變作風,減輕基層負擔,回應職工群眾關切,該集團黨委從出差陪同、檢查調研等7個方面明確公務活動有關要求,發揮領導人員的表率帶頭作用,還從精簡各類報表資料、規范簡化審批程序等7個方面,出臺進一步轉變作風、減負提效的20條指導意見,讓基層干部員工輕裝上陣。“四個不上會”“四不兩直”“只報一次”“只跑一趟”等已成為職工耳熟能詳的字眼。
中鐵物資黨委聚焦身邊“小切口”,解決民生“大問題”,匯聚企業“心動能”。該集團黨委積極開展導師帶徒、青年聯誼等活動,幫助青年職工融入企業;暢通職工晉升通道,修訂科學合理的選拔、考核、晉升機制,幫助職工制訂職業規劃……一件件小事的落實解決了職工最關切最直接最現實的難題。
擔當奔涌——在急難險重中改革鼎新
2019年7月,中國鐵建對總部機構進行了改制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優化調整,將部門由31個壓減為21個。一石激起千層浪,中鐵十七局、中鐵二十局、中鐵城建等多家二級單位相繼開展了機構改革,著力破解各級總部長期存在的“機關病”,實現了職能優化、精干高效、激發活力的目標。
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促進作為,基層單位和員工主動擔當、勇挑重擔成為風尚。
中鐵十九局以主題教育為契機,開展“三保一降”(保進度、保安全、保質量、降成本)活動。該集團領導班子成員率先發力,梳理出11個重難點項目,成立11個督導幫扶組,領導班子成員任組長,機關相關部門人員為組員,率隊深入所幫扶項目進行調研摸底,就項目工期、安全、質量、信譽、效益(減虧)5個方面存在問題開展調研,在解決困難中克服困難、促進發展。該集團參建的11個重點鐵路項目、5個高速公路項目、4個城市軌道項目均實現了按期開通目標,活動真正成為整治虧損項目的重要舉措、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在頂層設計上為擔當者保駕護航,鯰魚效應般激活一池春水。中鐵十八局全面推行內部承包機制,憑業績定收入。
在新上場項目及在建剩余工程超20%的項目全部推行內部承包,將經濟責任指標不低于6%作為紅線,項目對超額利潤自主分配,倒逼項目逐層壓實管理責任,形成人人與管理創新捆綁,按貢獻大小考核兌現員工薪酬的責任體系。僅寧德上汽園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不到3個月就完成50余萬平方米的路面結構層和道路附屬工程,原來需要22人完成的工作量14人就按時保質完成。
2019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來。在抗擊疫情這場大戰中,企業和員工一道、干部和職工攜手,越是艱險越向前。
地處疫情風暴眼的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接到命令后,馬上成立“搶建方艙醫院黨員突擊隊”,先后參加搶建了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客廳、省委黨校、健身中心、長江新城5座方艙醫院以及蔡甸大集、優撫醫院和東荊河監獄一期、二期隔離點,累計完成新建和改造床位數8000余個,約占武漢同期新建床位數的30%。據統計,中國鐵建多家所屬單位參與修建了武漢80%的方艙醫院,彰顯了央企擔當,保衛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中國鐵建醫護人員在武漢硚口武體方艙醫院工作中,在防護服后背寫下“不勝不歸”字樣。
中國鐵建各級醫院的“白衣戰士”在做好企業自身疫情防控同時,主動參與所在地方的防疫抗疫工作,部分醫護人員還馳援千里之外的武漢。
中鐵二十局從哈薩克斯坦轉運采購的8萬只口罩和3萬雙醫用手套,組織員工捐購的7萬余件防疫用品、40余萬斤蔬菜直送武漢火神山醫院、黃岡大別山醫院和34家養老機構等。
融合升級——在共贏互進中強根固魂
中國鐵建發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持續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改革發展深度融合,切實將黨建活力、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活力、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體制機制上,公司總部及所屬二級、三級黨委通過把黨建工作寫入公司章程,明確黨組織的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基礎保障等重要事項;全面實行黨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切實發揮企業黨委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把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統一起來;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公司和所有二級單位均按照黨委書記、董事長一人擔任的要求進行了配備,企業主要領導同時扛起企業改革發展和黨建工作的雙重責任。
在南沿江城際鐵路江陰東制梁場施工現場,中國鐵建全新研制的千噸級分體式架橋機、過隧運梁車通力協作,穩穩地架設成功一榀長40米、重達近1000噸的高鐵箱梁。
在基層,各單位黨組織充分利用“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黨員安全崗”“紅旗責任區”等載體,率先垂范,展示作為,發揮作用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
隨著黨建與生產的高度融合,黨建被賦予了新動能,成為攻堅克難,為企業創效的重器。在中鐵十六局河南鄭州豫機城際鐵路工程一標項目,作為“中央企業示范黨支部”,他們把主題黨日活動從“會場”搬到“現場”,讓黨員走進責任區。在盾構施工、管片模具校驗等生產關鍵崗位設置了3個“黨員責任區”、12個“黨員先鋒崗”,嚴格把控施工方案,嚴格卡控重要節點,激勵黨員勇挑重擔、爭創一流。項目啟動時正值冬季,持續的雨雪天氣使得國產首臺超大直徑盾構機的拼裝難上加難,黨支部組建以黨員為骨干的攻關小組,不畏嚴寒、晝夜奮戰,僅用30天就完成了需要60天才能完成的拼裝任務,并實現盾構月掘進410米,創下河南省大盾構掘進新紀錄。
全程174公里的京張高鐵是北京冬奧會重點配套工程,從北京北站開出270米后“鉆”入地下,通過清華園隧道后再出地面,一路向北抵達張家口。6公里多的隧道,成為京張高鐵的“卡脖子工程”:要穿越北三環、北四環等7條主要城市道路、88條重要市政管線,穿越特級風險源3處、一級風險源80處。中鐵十四局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項目部黨支部組織以黨員為主體的青年突擊隊,驅動直徑12.64米的盾構機,開挖比四五層樓還高的斷面,不舍晝夜攻堅。順利完成了以5.4米凈距下穿正在運營的地鐵10號線,最小凈距3.4米側穿地鐵13號線,最小凈距0.8米上跨地鐵15號線……
監督發力——在風清氣正中干事創業
“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借主題教育的契機,中國鐵建紀委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守住了國有企業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讓廣大干部職工在風清氣正的環境中,盡情發揮才智,自由干事創業。
中國鐵建紀委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加大執紀審查力度,堅決查處違規違紀問題,釋放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各級紀委緊盯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持續加大對違反“六大紀律”的查處力度,始終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懲吃里扒外、內外勾結,損害企業利益等行為,形成強大威懾。深入開展對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專項整治,對頂風違紀、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露頭就打,持續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在全系統開展了領導人員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所辦企業與本企業業務往來專項整治,開展紀律處分執行情況專項整治,堅決糾正處分執行“打折扣”“打白條”現象。
【責任編輯: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