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首飛成功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首飛成功

文章來源:規劃發展局 發布時間:2016-07-12
近日,我國全新研制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長征七號是航天科技為我國空間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用于發射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有效載荷。這次首飛任務是今年我國重大宇航任務的開篇之作,也拉開了新一代中型、大型運載火箭首飛的序幕。
附圖1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研制期間攻克了包括助推器聯合搖擺參與姿態控制技術、超靜定捆綁技術等近80項設計、制造、實驗技術,帶動了我國50余種新材料研制,具有多項先進特性。一是以液氧、煤油為推進劑,具有成本低、綠色環保的特點,實現了我國火箭動力從常規有毒到綠色無毒的跨越。二是采用高壓補燃循環系統,有效提高發動機性能,與傳統火箭發動機相比,具有更高的綜合效率。三是具備推力和混合比可調等特點,能有效降低火箭飛行中的加速度,在載人航天飛行中提高航天員的舒適度。四是具有多次工作的能力,能夠在地面重復試車,還可以發展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發動機,實現天地往返重復飛行。
附圖2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總裝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采用兩級結構,捆綁四枚助推器,全長53.1米,起飛質量597噸,具備近地軌道13.5噸,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5.5噸的運載能力,大大提高了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長征七號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中流砥柱”,基于這種火箭可衍生出多種構型的火箭,能夠全面覆蓋近地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各種運載能力需求,將對未來其他構型火箭研制起到顯著的帶動作用。
附圖3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等待發射
此次發射使用的海南發射場是我國首個沿海發射場,具有高熱、高濕、高鹽霧等自然環境特征,與國內正在使用的其他幾個內陸發射場相比具有很大差異,對火箭防護設計及快速發射流程提出了新的挑戰。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箭體結構、箭上電氣系統,地面設施等方面進行了針對性的防水,防鹽霧等防護設計,并通過大量的地面試驗驗證,確保火箭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在特殊發射環境下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同時,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采用新型測發模式,各系統前端測發控設備放置在活動發射平臺的前置設備間內,火箭從技術區到發射區的轉場過程中,保持與技術區一樣的電、氣、液路連接狀態,火箭轉到發射區后經過簡單的功能測試就能夠進入發射流程,大大縮短了發射區的工作時間。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圓滿成功,刷新了中國航天的多項紀錄,如我國現有火箭中發射占位最短,首次在海洋環境發射火箭等。長征七號研制過程中突破了大批關鍵技術,為后續火箭研制打下了良好基礎,推動了我國運載火箭技術進步。長征七號火箭首飛,是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階段的“第一槍”,也將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間實驗室以及深空探索等重大任務提供可靠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