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地質總局
電解錳渣高溫可控脫硫生產活性微粉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電解錳渣高溫可控脫硫生產活性微粉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冶金地質總局
電解錳渣高溫可控脫硫生產活性微粉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電解錳渣高溫可控脫硫生產活性微粉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文章來源:規劃發展局、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16-04-13
錳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輕工、建材、國防和電子等領域。金屬錳主要采用電解法或還原法從錳礦中制取,其中電解法制錳約占金屬錳制取總量的95%以上。但電解錳工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電解錳壓濾渣(電解錳渣),對環境造成污染。我國錳礦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解錳生產、消費和出口國,現存電解錳渣達5000萬噸以上,并以每年近千萬噸的速度增加,尚未進行有效的工業化回收利用。
冶金地質總局與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機構合作,圍繞電解錳渣高溫可控脫硫生產活性微粉技術進行聯合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是提出電解錳渣資源化綜合利用新途徑,采用合適焙燒工藝大規模處理電解錳渣,獲得錳渣活性微粉,用作混凝土摻合料和水泥混合材,同時,采用合適工藝回收電解錳渣中硫和硒等有價元素,構建錳產業循環經濟。二是攻克脫硫回收制酸技術,通過梯度升溫分級脫硫、外加硫源、煙氣中SO2回收、轉化吸收制酸等一系列工藝技術,實現電解錳渣焙燒煙氣SO2回收制酸。三是攻克硒回收技術,通過循環焙燒、二次焙燒、冷凝回收等一系列工藝技術實現電解錳渣中硒的富集,得到副產品富硒物料。
該成果已在設計建成的電解錳渣高溫可控脫硫生產錳渣活性微粉試驗線上完成中試試驗,并取得成功,工藝技術成熟、產品質量穩定。該成果的推廣實施將有利于實現我國電解錳渣的綜合治理,大幅減少電解錳渣的排放對周邊環境造成的污染,降低錳渣占用土地及環境治理成本,同時,獲得的錳渣活性微粉、硫酸、富硒產品等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及巨大的經濟價值,這一成果對完善我國礦物開采及加工產業鏈、促進我國電解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附圖:電解錳渣處理技術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