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深大長基坑安全精細控制與支護技術整體達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建筑深大長基坑安全精細控制與支護技術整體達國際領先水平

文章來源:規劃發展局、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15-12-15
隨著大型基礎設施、大型公共建筑和超高層建筑的大量建設,建筑基坑施工深度、開挖面積大幅增加,施工周邊環境復雜度顯著增高,基坑工程事故頻繁發生,引發道路沉降、地下管線破壞等,嚴重影響施工安全和地下設施運營。施工過程中抽降承壓水,還導致地下水大量損耗和地下水位下降。目前,傳統的基坑工程理論已不能滿足復雜環境施工的安全控制和節材降耗需求,業界急需對大型基坑施工全過程精細控制的方法和成套技術。
中國建筑與有關高校合作,歷時十多年攻關,取得重大創新成果。一是揭示基坑施工階段引起變形的規律,提出防連續破壞設計理論和精細控制方法;二是提出大面積基坑無支撐多級支護設計方法,建立多種新型支護技術;三是研發首套基坑抽灌一體化裝置和地下水回灌成套裝置,解決施工回灌過程耗水量大、造成地下水資源損耗、引起附加沉降等難題。
該成果授權發明專利7項,制訂國家級工法3項和省部級工法10項,編制國家及地方施工規范5部,出版中英文專著、手冊等7部。經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鑒定,該成果首次將冗余度概念引入基坑工程設計,建立了基坑工程冗余度設計方法和控制技術,發展了深大基坑無支撐支護技術,形成了濱海地區承壓含水層的成套回灌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具有廣闊的工程應用前景,研究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附圖:深大長基坑施工現場
該成果已成功應用于15個省區市的70多項大型工程,顯著降低了基坑工程造價,大量節省建筑工程支出,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該成果的推廣應用能大幅降低基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減少地下水資源損耗,對于提高建筑施工過程的環境保護水平和施工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